1)第690章 太子之争_明末称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在大汉国运蒸蒸日上,皇帝的威望一日更胜一日的时候,刘钧却陷入了后宫的烦恼之中。

  李贵妃所生的皇次子吴国公刘和垣被晋封为朝鲜郡王,成为了大汉第一位封王者,也是第一个封王的皇子。虽然刘和垣这个朝鲜王实际上只是挂着朝鲜王的名头,朝鲜的事务他什么都管不了。

  但这毕竟是大汉第一个封王的皇子,尤其刘和垣还是皇次子。

  皇长子刘和坤可是陆皇后所出嫡子,没理由贵妃生的皇次子封王了,皇后生的嫡长子却还依然是个国公的道理。

  这几年,陆皇后对于刘钧的后宫倒也是很宽容,她知道厉害的男人,总会有很多女人,这是管不了了。她不想惹皇帝不快,因此只要不妨碍到自己的地位,也就不加干涉。可是现在,事涉嫡长子,陆皇后就不那么淡定了。

  在今年皇帝东征日本时,陆皇后又产下一子,现在陆皇后对于两个儿子的权益看的十分的重。

  当刘钧一返京时,陆皇后就向皇帝直接提起了两个嫡出皇子的封爵问题,她直白的表明,希望皇帝考虑册封皇嫡长子刘和坤为皇太子,并希望嫡次子,也就是她刚生的皇七子能够封王。

  陆皇后能够容忍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容许他将大群的蒙古、女真等贵族女子迎入宫中,甚至皇帝娶朝鲜公主、日本女王入宫,也没有反对,可事涉自己的儿子,她就不会丝毫让步。

  此前皇帝不肯封太子,说是皇子们年纪还小,先封国公。陆氏也就听从了。但现在任什么李氏的儿子就封王了?

  她的儿子那是皇家嫡子,尤其是刘和坤,不但是嫡子,还是嫡长子。做为皇帝和皇后的嫡出长子,册封他为太子那是极自然的事情,将来这个庞大的帝国,自然也得由他来继承。

  嫡长制可以说是宗氏继承制的核心,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宗法继承制度的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嫡子,就绝不会立庶子,只以嫡长立,不以庶长立。在嫡子之中,则立长不立贤,不立最优秀最贤的,而立最长的。

  这个嫡长制保证的就是继承制度的秩序,因为贤不贤是可能会有变化的。但长幼却是不会变化的。立嫡立长,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公平和稳定性,不易起争乱。

  但是陆皇后向皇帝提起此事时,皇帝却没有接受她的请求。

  刘钧没有直接说并没有考虑嫡长继承制。在刘钧看来,嫡长继承制自然是有其优秀的一面,但也有其不足之处。有利的自然就是容易保持传承的稳定,不易生乱。但不足的地方。当然就是嫡长不一定是最优秀的,若是嫡长子只是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