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9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_明末称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刚刚召开的帝国财税会议上,皇帝给了一众财税大臣们一剂强心剂,皇帝告诉他们,通货膨胀并不可怕,甚至适当的通货膨胀还是对朝廷有利的。

  现在发生的通货膨胀,完全是稳定且受控的,是可以预期的,朝廷完全可以稳稳控制制国家经济这只巨兽,不让它脱缰。

  当天的会议结束之后,帝国银行,也就是大汉的中央银行立即发布最新通告,宣布大汉的存贷基准利率再次下调零点二五个百分点,以进一步降低工商业的融资成本,为大汉的工商业提供更有利的支持。

  公司法和证券法也正式通过了内阁和皇帝的审批,开始全面实施。在这两部法规中,朝廷以法律条文形式,确定了工商业的合法权益。在证券法下,那些经过证券局审批的公司,将得到发行证券以筹集资金的资格,可以利用民间资本以扩大生产,同时也保护那些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公平公正公平的合理健康发展秩序。

  按照这个证券法所规定的,要公开发行证券,必须符合大汉帝国律法以及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依法报经帝国证券监督管理局以及财政部核准。任何未经依法核准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公开发行证券。

  在这两条消息通过各大报纸传出后,许多敏锐的商人,都发现了即将迎接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不过这个变革究竟将如何开始,许多人还是处于观望之中。

  就的消息见报之后,新成立不久的证监局衙门,立即迎来了第一批申请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

  大汉皇家银行、大汉农业银行、大汉工商银行、大汉建设银行、大汉交通银行、大汉农村信用合作社。

  第一天,这六家挂着皇家名号的银行,就由各银行的总裁亲自带队前来证监局申请。这六家先后成立的银行,都是从当年的四海银行里衍生出来的,除了做为中央银行的帝国银行。这六家银行都是由皇帝占据最大股份,并且已经私下招募过股了,这六家银行现在也是大汉金融界的巨无霸,都是网点布局遍布了整个大汉各地,相比起那些钱庄、银号、钱铺等规模的同行,他们的地位那是无可撼动的。

  其实这六家银行根本不缺资金,甚至也不需要公开上市这么麻烦,只要他开个口子,就会有无数的人想投资入股。

  但刘钧准备开个好头,同时也算是把银行的红利与帝国百姓分享一下。当然。这样的公开发行证券,对于这六家金融业巨头来说,也是有好处的。如果有更充足的资金,那么他们的扩张能更迅速,甚至把银行开到南洋,开到欧洲去都是有可能的。

  无数的人看到这六家银行进了证券所,大家都在看着这第一个吃螃蟹的。

  证监局长赵小山亲自前来会见六家银行总裁,一番见礼后,大家就坐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