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7章 研发中的蒸汽机_耕耘贞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7章研发中的蒸汽机

  李泰让杜楚客送出的奏章,很快送到司农寺,然后转送到民部窦静手中。

  在两仪殿中正处理着事务的窦静看着这份奏章,脸上不由流露出了欣喜的神色,看着身边依旧在兢兢业业处理政务的房玄龄说道,

  “房仆射,高陵杜县丞上书,小麦再次丰收,最多高每亩到达三石三斗,最少也有两石九斗,平均每亩收成超过三石,大丰收啊!”

  “真正太好了!”房玄龄听到窦静的话,脸上也是流露出了欣喜。

  房玄龄放下了笔,心中忍不住的想道:

  “去年最高三石一斗,今年三石三斗,这农业学府在种植之上的确有独到之处。

  更重要得是,小麦耕种时间是秋天到春末夏初,对百姓而言,也多出了能徭役的时间。

  对比起粟米,小麦的确是拥有更值得进行推广的潜力。”

  “这件事情等到圣人来时,通知圣人!”房玄龄开口道,“越王到底是实干之人啊!”

  窦静听到房玄龄的话,不由连连点头,经过去年论证,这小麦拥有足以比拟粟米的价值。

  只不过,李泰出于谨慎,再种植了一年的小麦。

  而现在已彻底证明了小麦的价值,进一步推广小麦成为了理所当然。

  而如果要进一步推广小麦,那从农业学府出来的农官,便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没办法,除了那他们,其他朝廷官员进行劝农顶多只是写些劝农诗。

  至于让他们教导种植技术,还是别奢望了,从上到下又有几个是拿起过锄头耕种过的。

  武将多是从豪强中出来,而文臣多是出自世家,这一种局面,哪怕到了唐初也并没改变。

  别的人不说,就说房玄龄本人,房家虽不是什么名门大户,但从他七世祖房谌南燕太尉掾开始,一路下来都是当官的,妥妥得士族中坚力量。

  “等到这次秋收结束,褚遂良他们要先去开分校了!”房玄龄心中再次坚定。

  而接下来的这些天,李泰开始了繁忙的丰收生活,吕才带领农业学府的学生们加入进来。

  其中最激动的莫过于褚遂良了,在这里熬了整整一年时间,那可真的是腰酸背痛。

  如今见到这金灿灿的麦田收割,不由感觉这一年辛苦仿佛都值了。

  “我割,我割,我再割!”褚遂良手中的掠子来回切割,目光中弥漫着浓郁的煞气。

  一排排麦子全部都落入到这掠子的箩筐中,比较起镰刀省力多了。

  掠子是个带网兜的大簸箕,直径约米,然后在边缘处还要放置一把锋利的割刀。

  使用掠子时,左手拿着长杆,右手拽着方向绳的手柄,就这样左右手来回控制,一放一拉就可以把一大片的小麦杆割断,然后用力一抖把小麦从网兜中颠出来即可。

  这个东西最大的价值是割麦子不需要像是镰刀一样再弯腰进行割麦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