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六章 豆坪村_废土种田:文明新纪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好是能将乡间的百姓全都带去城里。

  宋扬和方哲嘀嘀咕咕一阵,韩大石在一旁也不敢插嘴。

  直到宋扬和方哲结束了讨论,韩大石才小心翼翼的开口道:

  “王爷。草民等人不想离开豆坪村。”

  刚才他听到了宋扬俩人的讨论。

  “为何?”宋扬一愣。

  这村子里就这么几户人家,生活清苦还缺乏生气,有啥可留恋的。

  “王爷恕罪。草民打小在村子里长大,从来没去城里生活过。”

  “一来过不惯城市里的生活,二来草民不知礼数也恐冲撞了贵人。”

  “豆坪村虽然土地贫瘠了些,地里的产出却也勉强糊口。”

  “而且村子里虽然清贫,却也过得轻松一些。”

  韩大石犹犹豫豫的说了不想离开的想法。

  宋扬点点头并没有立刻说什么。

  如果强制这些人离开,他们也会跟着走,只是宋扬不想逼迫他们。

  这天夜里,韩村长给宋扬这一行十五人腾出了七间茅屋。

  这已经是韩村长最大的诚意了。

  村里的房子本来就不太够住,就算腾出七间茅屋,农人们也有好几个是睡在外间的草堆上的。

  宋扬很是过意不去,想让外头的几个村民过来挤挤。

  可是他们死活也不肯进屋。

  最后宋扬便把上午打的两头豹子给了村民们。

  村民们这次没有拒绝,他们这段时间都是靠米粥度日。

  偶尔抓个兔子也不够村里这么多人开荤的。

  两只豹子,算让大家吃上了一顿好的。

  “老韩啊。村里的食物还够吗?若是不够的话,不如跟着王爷回江州去吧。”

  何大有找到了韩大石,他是来帮这宋扬劝说村民离开的。

  “粮食还有一些,勉强能挺到秋收。你也看到了,村里就这么点儿人。等到秋粮收了,大伙就都能吃饱了。”

  韩大石也提起了秋粮的事情。

  实际上,这也是他们不想离开豆坪村的原因。

  一百多人的土地,现在养活三十九个。

  虽然天火地震造成了一些减产。

  但秋收以后,人均粮食产量肯定还是提高了很多。

  “老韩啊。咱们王爷在江州城建立了大营。那里的百姓日子过得可比你这里好很多。”

  “而且江州的秋粮收了,岂不是更不缺粮?”

  “我看你们还是跟着王爷走吧。”

  何大有苦口婆心的劝说道。

  韩大石犹豫了起来。

  他们在这里就是吊着命,每天也就半斤粮食兑点野菜。

  “这样吧。我一会儿去挨家挨户的问问大伙的态度。”

  “要是都想走,咱们就跟着王爷走。”

  “要是不想走……”

  韩大石摇了摇头没有继续说。

  ……

  韩大石倒也果断,确定了要去问问村民便立刻动身。

  还邀请了何大有和他一起去。

  韩大石也知道,何大有是王爷派来的说客。

  若是只自己一人去找村民商议,王爷恐怕认为自己不尽心尽力。

  何大有也没有推辞,跟着韩村长挨家挨户的去敲门。

  二十来户人家,戌时三刻不到就走完了。

  结果还真如韩大石所说,一个都不想走。

  村民们主要是放不下自己的土地。

  况且,村长说了会把那些无主的土地分给村民们。

  这样村民们更加充满了撑到秋收的信念。

  走了一圈村民,何大有看到宋扬屋里还亮着烛光,知道宋扬那里也在等结果。

  他便带着韩大石直接过来汇报。

  “也罢。既然不想走,那就不走吧。”

  “不过江州随时欢迎你们。”

  “你说的土地分配政策本王也准了。”

  宋扬摇摇头,人各有志,他也不勉强村民们。

  村里土地不多,他们就算平均分也分不了多少。

  不过因为豆坪村的事情。

  宋扬想到了德安那边,对于到底要不要搬迁也不是很确定了。

  柴桑本就在府城旁边,又缺水缺食,百姓们巴不得早点搬到府城去。

  德安则不同,他们粮草还算充裕,也没有水源危机。

  到底百姓们愿不愿意搬迁呢?

  “要不……过几天去德安一趟?”

  【作者题外话】:求各种票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