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 柴桑人民大搬迁_废土种田:文明新纪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终于可以回去了。

  虽然王爷说了,回了主营仍然要居家隔离五天。

  但是主营那边的住宿和饮食条件可比这边好多了。

  特别是住宿条件。

  宋扬将说固定新城的消息传下去以后,已经有动作麻利技术娴熟的百姓盖起了的土胚房。

  土胚房对茅草棚,完胜!

  即便现在搬过暂时还得住茅草棚,但是等到隔离结束,就可以动手盖土胚房了。

  别看只是土胚房,但这些百姓原本住的可能就是土胚房。

  只有少数家庭条件不错的才是青砖房。

  住上土胚房,在百姓们看来,已经算是恢复了灾难前的生活水准!

  百姓们的要求,的确是不高。

  于明的办事效率却很高,黄昏的时候就把主营地的划片工作做好了。

  第二天一早,密接营的百姓顺利搬回了。

  说来也是巧。

  密接营这边的地方刚空出来,崔强就回来。

  “王爷!柴桑的百姓一个时辰之内就到。一共来了三千一百七十六个人!”

  “之前不是说两千多点?这就多了一千多?”宋扬一愣。

  “是啊,王爷。他们那里也是陆陆续续汇集一些流民。”崔强说道。

  “行吧。又多了一千多劳动力。”宋扬点点头。

  “王爷。多了一千多人,住的地方又不够了!”于明忙的提醒道。

  “呵!忘了这茬了。”

  方哲远远的打岔道:

  “王爷。其实也不一定不够。咱们这密接隔离营当初是为了防止瘟疫扩散才一个人一间窝棚。”

  “现在来的是流民,让他们两人或三人一间,也能挤挤住下。”

  “况且也就是临时挤挤,他们来了自己再建设一些庇护所就是了。”

  这家伙经过陆济民的诊治其实已经是痊愈了。

  只不过他自己还会代表宋扬,出入疫病隔离营慰问照顾患者,所以索性还在隔离区里住着。

  方哲说完,宋扬和于明都看向陆济民。

  陆济民想了想说道:

  “让流民隔离也是怕他们携带疫病,人多了挤在一起还有扩散的风险。”

  说道这里,陆济民话锋一转继续道:

  “不过这也是权宜之计,草民赞成方大人的提议。”

  要不说宋扬这边办起事儿来省力气。

  他手底下虽然人少,但是每一个都很有能力。

  包括陆济民都是个能立得住,敢担当的主儿。

  宋扬又是个彻头彻尾的行动派,大家既然没意见,各种政策就能马上落实下去。

  “就这么办!这个事儿崔强你去和陈主簿对接,注意安全距离。”

  “还有等他们进了隔离营之后,让陈主簿负责统计清楚他这三千多人的基本情况和特长。”

  “王爷放心,这个事儿陈主簿那里早几日就在做了。现在说不定已经统计好了。”崔强说道。

  “呦呵?这个陈主簿也不错啊!”宋扬笑道。

  最近这段时间,江州这边一直与柴桑县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那个陈主簿名叫陈福,三天两头的过来请示啥时候可以搬迁过来。

  虽然主要是为了能在宋扬这里混口饭吃。

  这期间陈主簿问过于明,王爷这边还有啥要求没有。

  统计流民情况的事情,于明和他提过几句,这家伙就真的当个事儿在办了。

  柴桑的三千多百姓半个时辰之后就到了。

  其中一千人安置在了原来的流民营那里,剩下的两千多都留在了密接者空出来的营地。

  现在密接者营地和原来的流民营地合并成了统一的流民安置点。

  只是根据先来后到,划分了一定的区域。

  对于宋扬这样的安置方案,陈主簿和三千流民一点意见也没有。

  他们在柴桑这几日艰苦的一批。

  啃树皮吃草根,要不是宋扬隔几天送些粮食接济一下,就真的要饿死一些人了。

  现在到了江州府城,最起码宋扬跟他们保证,每天都有吊命的稀粥喝。

  好歹饿不死渴不死,还有啥好奢求的。

  “王爷啊!下官谢谢您了!”

  陈主簿一来就是一通大礼。

  宋扬点点头受了,又好生安慰一顿。

  并且任命他做了流民总管,让他好好在临时安置点里管着流民个各项事务。

  这样一来,流民安置点的秩序也就建立了起来。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