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9章 科学思想_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世民的状态一天比一天差,大臣们都是看在眼里的。有人担心他的身体,也有人等着看笑话。

  可不论是哪种人都绝想不到,他会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

  然后不但麻烦解决了,李世民也获得了儒家的一致吹捧,地位直追上古圣皇。

  要知道华夏的伦理道德体系是儒家建立的,治理国家靠的也是儒家思想。

  即便唐朝尊崇道教,即便佛教势力庞大还要压儒家一头。

  可整个国家的礼法都是儒家建立的,官吏也基本都是儒家出身的读书人,这就是事实。

  而一旦儒家开始吹捧谁的时候,就意味着整个官僚系统开始倾向于谁,这次他们选择了吹捧李世民。

  爱屋及乌,关于李世民的种种革新变法,他们从原本的冷眼旁观,变成了支持。

  事实上儒家的读书人才是最支持变法的,这一点并不难理解,看看变法的主要内容就知道了。

  分封属于三代时期的制度,这就是复古啊。

  学政是教化善政,契合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且学政体系使用的主要教材就是儒家的,有助于他们夺回被道佛抢走的地位。

  科举就不用提了,只有施行科举儒家的读书人才能和士族权贵们争夺做官的机会。

  至于大唐主张扩张和儒家提倡的仁义不符……这是没有的事情。

  在理学兴起之前儒家一样尚武,要不然尊崇儒家的汉朝怎么可能那么强盛。

  仁义那是对自己人讲的,对敌人要用骑射来教育。

  只不过以前唐朝在政治上尊崇道教,实际上偏信佛教,对儒家并没有甚么特别的礼遇,儒家读书人对皇帝自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对于朝廷的改革,他们大多是冷眼旁观,颇有种你们打你们的,和我没关系。

  但现在李世民分权给太子,直接触摸到了儒家的那个点,让他们集体高潮了。

  在以孔颖达为首的大儒带领下,儒家终于开始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

  展开了对李世民的吹捧,对新法也一并支持鼓吹,一时间学政和科举体系的建设进度再次拉快。

  原本许多地方缺少教书先生,这会儿也全部得到解决,有些先生甚至是当地有名的学者出任。

  相应的,李世民的地位也变得更加稳固。

  “但这也意味着儒家终于不甘寂寞,开始在这个大时代为自己争取利益了。”陈景恪说道。

  一旁的武舒、田仕文和李淳风都默默点头。

  田仕文和李淳风是过来和解的。

  当然,他们不会直接说我们算计了你很抱歉,现在给你道歉请你原谅我们之类的。

  这是不可能的。

  这个危机又不是他们造成的,他们只是利用了一下而已。

  你自己愚蠢没看透其中的危机,也不能怪别人。但凡你聪明一点小心一点,后面的事情就都不会发生。

  但作为盟友他们这么做确实有点不地道,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