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4章 荣耀归乡_全能大宝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瞎了?

  这不是没有先例的,去年就有第一志愿报了港大但没有入学而是被清华说服选择复读的省状元,这事儿一度闹的沸沸扬扬。

  所以尽管这个时候的清北还没有开始真正的抢人大战,但对各省状元以及有特长的学生,这些大学依然很主动,会派人到学生家里对接,交代注意事项、协助办理各种入学手续,以确保录取工作万无一失。

  杨磊这个状元郎,现在也享受到了这样的待遇。

  不说其他,就这个待遇,说出去就能羡慕死一大批人。

  北大招生办亲自上门做录取工作,这事儿够杨磊一家以及亲朋好友街坊邻居们吹好几年的,因为正常情况下,杨磊他们这个小山村里这些人一辈子都接触不到这种事情,这种谈资,一辈子也就这么一次,比中了巨额彩票更值得津津乐道。

  和李艳玲闲聊的时候,老校长来了,一进门就和杨磊来了个拥抱,“真给咱们屯城一中长脸,可以,真的可以,我带了那么多学生出来,就数你最有出息。”

  杨磊呵呵笑,“校长,出版社的事儿联系的咋样了?”

  “联系好了,就等你签合同,明天吧,明天他们会带着合同去你家。”

  “明天?”

  “对,必须是明天。”

  “有省里安排的采访?”

  “嘿嘿嘿,对,不光电视台,还有几家纸媒,甚至有中青报的记者,这么大的场面,能错过么?”

  “不能,必然不能啊,”杨磊也兴奋起来。

  省级电视台、纸媒外加中青报,这样的阵势,想想都令人激动,哪怕他是重生者,也不例外,因为重生前的他最辉煌的时候也没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在06年,这真的是只有极少数人才有的待遇。

  而且这个时候的传统媒体还是主流,不管是电视台还是报纸,只要能在上边露面,那就有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观众会关注到他的存在。

  抓住这个机会打个广告,他的书就不缺销量。

  每年的高考生都在一千万左右,而且越往后越多,每十人购买一本,就有八九十万的销量,就算每个班级购买一本,按照一个班级五十个人计算,那也是二十多万的销量。

  只要在往后的日子里每年更新一点内容,这本书就能给他赚到上百万的利润。

  所以,他比老校长更想抓住这个机会。

  最好在记者们的见证下签下出版合同。

  这又是一个双赢的好事儿。

  杨磊做了广告。

  媒体得了噱头。

  当然,肯定要送记者们一些好处,也就是红包。

  之前来的记者就全都有,名义上是沾沾喜气儿,实际上红包里面都是至少二百块钱的现金,这红包在娱乐圈里都不算少了。

  这也是县里市里那些媒体可劲儿帮他扬名的主要原因。

  有好处的事情谁都愿意去做。

  包括杨磊。

  比如说招待那些乱七八糟的访客。

  没好处的,杨磊能推的都推了。

  剩下的都是实在推不掉或者对他有用的那些。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真要来者不拒的招待,他这个状元郎到开学都闲不下来。

  若干年后那些闲人都能驱车上千公里去看一个做拉面的糙汉子。

  换做他这个话题性十足的省高考状元,看热闹的闲人们不得把这个小山村挤爆?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