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八十六章 造反了_辽东钉子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区区几个月的时间,就算是神仙也没法安顿几十万的难民.其实早在对付了白莲教的时候,张恪就已经把手伸到了草原.

  击败炒花部之后,张恪更是不计成本,派遣夜不收精兵袭扰草原,把零碎的小部落全都赶走.

  乔桂更是把草原当成了新兵训练场,野营拉练,演习军阵,射击打靶,甚至袭击鞑子,来个实弹训练.广阔的草原几乎成了义州兵的练兵场和后花园.

  长城一线,两百里范围之内,牧民几乎消失一空.有些受伤退伍的老兵胆子大,根本不怕鞑子,他们召集一帮青壮,越过长城,建立屯垦据点.对于开疆拓土的壮举,张恪自然无条件支持,亲自制定规矩,上缴一成收成,就能得到庇护.

  百人以下,各地田庄自行解决,超过百人,义州兵出面.

  今年是军屯收获的第一年,虽然刚刚开垦出来的田地不够肥沃,产量有限,可是架不住田多,而且还能养殖牲畜.算下来每个人收入比起以往提升了好几倍.

  老兵们从自耕农,变成了小地主,身份飞跃,一个个都欢天喜地.

  有了成功的经验,张恪才敢把难民弄到草原上.

  以原本的军屯据点为核心,迅速出现一大批的田庄村镇,仿佛雨后春笋,草原瞬间勃发出强烈的生机.

  难民们心里都有一本账.当佃户就要忍受一半以上的田租,还有各种苛捐杂税,处在前线.徭役多如牛毛,能活活把人累死,就算累不死,老天爷心疼大家伙,最多也是半年干的半年稀的,一辈子看不到一点光亮.

  可是到了草原完全不同,才一成的田租.只要能干,开一千亩.一万亩都没人管你.

  只要肯干活,就能改变命运!

  对于国人的勤奋是不需要怀疑的,难民到了草原的第一刻,就开始了疯狂的劳动.

  张恪已经安排人手划定了宅基地.在居住的村子外面先用砖石修筑坚固的围墙,这是大家日后安全的保证,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至于房舍简易的茅草屋就成,用木头做架子,用泥巴晒土砖,房顶用芦苇和稻草,劳动人手足够,一天就能盖好几十所房子,一个月全村人都能住进新房.

  难民们从辽东逃过来.变得一无所有.

  可是原本的宗族邻里,亲戚朋友,稀奇古怪的关系网全都打散了……所有人都在一起劳动.听从官吏安排,分工合作,勤勤恳恳做好自己的使命.

  很快大家伙就骤然发现,他们的工作效率成倍的提高,愣是赶在落雪之前,把房舍都弄好了.到了冬天也不用受冻了.

  还开出了四百多万亩田地,只等开春就能耕种.

  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工商业竟然也发展起来.

  其实说白了一句话也是逼出来的.巡抚衙门答应给粮食,可是这些粮食只是暂借,以后还要还.

  欠钱难受,欠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