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百六十.利益_大汉之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汉之帝国再起两百六十.利益

  中原一带。向来是帝国的腹心精华之地。人口密度更是天下各地。刘宏当年未登基前。流民便属中原一带最多。后来他虽是将一部分流民分别迁往南北两端。可中原一带的人口密度还是太高。不过之后展的工商业正需要这种情况。因此刘宏就再也没有动过中原无地或少地的穷苦百姓。

  不过现在。乌孙既下。而抽调西域的本地人去乌孙定居。先不说那些已然接受汉化的本地人愿不愿意。就是刘宏也不放心在乌孙这种新辟之地让非汉人占据主流。他花了这么些年的功夫。才将西域的本地人打散编帝|军控制下各处新建的城市和牧场。不管在哪里。都是汉人的人口占据优势。试图以此来推进民族融合。又如何会去破坏这种局面。

  所以对于乌孙。就只能从帝国本土抽调人口前往乌孙定居。可是现在帝国本土一片繁荣。南北两端本来就是要花大力气开的。当地的人口更有大半就是这十年里迁过去的。因此内阁省只能继续把脑筋动在了中原一带的人口上。

  可以说帝国如今的展是不平衡的。基本上泰半的工商业都集中在雒阳。司隶和中原一带。毕竟这些地方一直以来就是富庶之地。而且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土地兼并的情况严重。刘宏虽然解决了因此而造成的流民问题。可实际上将大批流民迁往其他地方的处理方法是和大庄园主的豪世家进行了妥协。而这也让他在夺权时顺利无比。

  之后刘宏引导这些大庄园主的豪族世家将财力投入工商业。才是真正解决中原地区人多地少的良法。现在雒阳。司隶的大城内。城市居民越来越多。再加上他对工商业立法完备。帝国吏治和司法都处于前所未有的良好时期。那些去工场作坊当雇工的百姓收入都还算不错。而工商业在吸纳了大批劳动力。又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原地区的土地矛盾。

  现在中原地区。基本上只要肯干活。就绝对饿不死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动员当地百姓远离故土。去万里之外的乌孙落户。简直就是难于登天。要知道帝国过去移民充边。一向用的都是死囚贼犯。一般的良善百姓有谁愿意去那些不毛之地的。

  当初迁徙民众去西域落户。内阁省也是费了老大的功夫。更何况那个时候中原地区还没有现在这么好的形势。如今能吃上口饱饭。眼瞅着工场作坊越来越多。便是没有了土地。进了城只要肯干。照样能活下去。又有谁肯背井离乡。去乌孙那么远的地方。

  总之对李膺和卢植两人来说。要动员百姓去乌孙实在是难。可偏偏两人又是眼光长远之辈。自然明白把乌孙等地占下来对帝国的好处。若是换了孝桓皇帝那时候。他们自然是不敢去想什么帝国万世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