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百六十三.酝酿的变革_大汉之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冠礼式。

  皇宫前的广场前,是三辅地区通过竞争而出的五千子弟,他们中有世家子弟,也有普通的农家子弟和那些新加入汉籍的羌氐子弟,不过有一点至少是相同的。他们都是帝国年轻一代中的精英。鲜红如血地帝旗下,五千名穿着赤色采服的帝国青年排成了整齐的方阵,在皇宫前的广场外,是他们的父母长辈,这一次的冠礼仪式由天子亲自主持,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荣耀。

  在礼官的唱礼声中,换上衮服的刘宏出现在了台阶下的五千青年地视线中,刚刚在敦煌城下亲自出阵大破鲜卑十万大军的他此时正是威望如日中天之时,尤其是对这些血气方刚的青年来说尤其如此。

  万岁的呼声如山崩海啸般响起。除了广场上的帝士兵,每个人都跪在了地上,三叩九拜,礼毕之后,冠礼才正式开始,整整五千人的集体冠礼仪式,刘宏也只能为他们中的十位代表亲自授冠赐衣,并为祝辞。

  能够从五千人中脱颖而出地十人。自然除了本身所具备地才具。也有些其他因素在内。比如十人中。两人是羌氐子弟。三人是普通农家出身。其余五人虽是世家子弟。可是却代表了豪族和中小士族。基本上十人涵盖了各个阶层。

  “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刘宏高声吟诵间。从身旁有司官员捧着地托盘里。为十人赐下了缁布冠。接着再次吟诵。“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赐下了皮牟。

  “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老无疆。受天之庆。”随着最后地祝辞。刘宏将爵牟亲手为十人戴上后。便为十人各自取了表字。完成了各自地仪式。而台阶下地青年也是随着仪式地进行。各自换去了身上地赤色采衣。换上了黑色地华服。

  原本冠礼到此便可以结束。不过因为刘宏。帝国独有地**式被赋予了另一重意义。十名得到刘宏亲自赐冠取字地青年作为代表。带着五千人一起在鲜红地帝国旗帜和刘宏地面。下了效忠国家地誓言。

  对此。到场地士人并不以为意。儒家本就讲究忠孝。而孔融和陈琳和那些报社地文人则是记下了整个仪式。在过去帝国青年地冠礼只是在家族内部举行。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浩大地集体冠礼。对于研究新儒学颇有心得地孔融和陈琳来说。这样地集体仪式增强了人们地国家意识。虽然旧儒家强调三纲五常和忠君。可是儒家地核心观点是通过家庭构建社会。乃至国家。而忠则是孝地延伸。所以在帝国。普通人地国家意识并不重。相对于国。人们更重视家。

  孔融和陈琳意识到这种集体**式或许很可能会被天子作为一种固定下来地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