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百三十一.刘宏的野心_大汉之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整个四月,雒阳城的人都在讨论着帝国的农业问题,上至公卿,下至百姓,就连那些识字的女子妇人也通过报纸在家中和丈夫兄弟子侄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有的时候改变一个帝国,往往是从人们最不经意的地方开始,对于帝国的官僚们来说,自从报纸这种宣传载体开始风行以后,曾经被他们认为属于庙堂和才智之士的政治居然就那样走近了寻常百姓,而天子每逢有重要的政务决定或是法令律例修改除了正式的公文和诏书以外,也通过报纸向百姓征询意见,同时借着报纸倾听民间的声音,以作为施政的参考。

  现在南宫官署里的帝国官僚们都会提前小半个时辰前往,利用这段时间看完大汉和帝国这两份报纸,尤其是两份报纸里开辟的关于民间情况的特别板块。

  而对于地方官吏来说,从雒阳报社来的那些什么访员是相当麻烦的一群人,他们虽然不隶属帝国的监察机构,可是却比那些御史更加难对付,因为这些人完全是在本地住下来,专门负责采集风土人情和记录一切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事情,然后大约每隔一个月便回雒阳,以供自己所属的报社选用。

  最让某些地方官吏们忌惮的是,目前雒阳有能力向各地派遣访员的报社全都是属于天子的报社,虽然那些访员没有官职在身。可是却让他们寝食难安,要知道这些人比那些御史更无孔不入。而且喜欢行走于市井街道或是乡村民间,不管什么道听途说地消息只要他们感兴趣,就会进行查证,到目前为止中原不少地方有官吏和豪强便在他们手上栽了跟头。

  穷不与富斗,民不与官斗;这是帝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尤其是郡县以下地乡里亭村等地方上豪强横行和官吏不法的事情最多,但是帝国很难将监察力量延伸到那么具体。就算是刘宏整顿吏治,也只是主抓郡县级别的官僚,然后让他们负责地方上吏治澄清,虽然说这几年吏治比起以前要好得多,可是对刘宏来说,这还远远不够,但是增加御史数目。会对帝国财政造成重压,而报纸则是这个时代他所能想到的最好的一道监察体系,先那些报社的访员并不属于官僚系统,不会给财政造成负担,而且为了获取名利,他们对于揭露地方上不法的事情只会比御史更加起劲。

  作为曾经地历史学,对于宋朝的冗官状况。刘宏自然也是了然于胸,自从隋朝创建科举制度,到宋朝完全成熟。原本自魏晋时代开始主掌中国政治长达六百余年的门阀政治便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科举制度固然让中国政治走向了真正的文人官僚体系,让皇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稳固,可是也带来了一个无法避免的后果,那就是官僚体系的膨胀,自唐朝开始,人们谈及王朝地衰败总会提到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