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十.举才尚书台_大汉之帝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军,找太傅商量,却是为了防止前朝王莽之事。”看着张让,赵忠二人,刘宏吩咐道,此时还不是收拾宦官的时候。

  让和赵忠互相看了一眼后,应声答道,现在两人早已没了其他心思,只知道效忠天子便是保命延福的正途。

  张让和赵忠走后,刘宏却是无心睡眠,而是思考着下一步该如何走,对于夺取宦官手中的宫禁兵权,他倒不是太担心,东汉的皇宫宿卫体系比起西汉时进一步细化,形成了自外而内分别由城门校尉、北军五校尉、执金吾、卫尉、光禄勋和少府下属的各独立部分彼此牵制、相互协作而构成的多层宿卫体系,其中实力最强的北军五校尉各为平职,只有天子派出的北军中候行监督之权,而无统率之职。

  故此东汉皇宫宿卫军权看上去极为分散,但是刘宏深知这一切不过只是表象而已,集中才是其本质。分散宿卫军权的目的是为了使宿卫军权最大限度地集中,东汉皇宫主要宿卫职官彼此之间互相独立,除经天子诏命凭符节等凭信而有权调领宿卫众军外,皇宫宿卫军各部分的最高宿卫职官对其名下的全部宿卫军并不具有实际的调用权和统率权。

  所以表面上皇宫主要宿卫职官是宿卫军的最高领,实际他们与宿卫军队的关系十分松散。可以说东汉的军权实际上独归于天子一人。

  因此尽管东汉外戚专权时往往会派子弟出任宿卫要职,但最后往往还是死于亲近天子的宦官之手,便是因为宦官能挟持或骗取天子的诏命符节调动宿卫军队。

  刘宏若是此时趁着传国玉玺在手的时候,下诏调动宿卫军铲除宦官,可谓是简单至极,只是由此所带来的权力失衡却是他难以应对的,只有让外戚和宦官继续敌对,使其各自不能做大,才能为他争取时间,真正地掌握君权。

  再一次看向那枚残缺一角镶嵌黄金的传国玉玺,刘宏捧了起来,不管如何,总要物尽其用一番,自己所熟知的那些人才,当趁此良机以天子之名招揽于麾下。

  尚书台,整个帝国的行政中枢,自光武皇帝中兴以后,这个本来只是负责传达诏书的部门便日渐权重,凌驾于原本地位尊崇的三公之上,不过自从外戚宦官兴起以后,大多绕过尚书台行事,使这个地位崇高的机构又回到了孝武皇帝时的秘书机关了。

  夜幕下,在身边执金吾和宦官的护卫下,刘宏来到了南宫的尚书台外,尽管外戚和宦官都有意识地绕过尚书台行事,但是牵涉到具体人事和政务时,还是需要尚书台起草诏书,而各地的公文报告也是集于尚书台六曹,最后往具体官署。

  走入尚书台,刘宏看着那些尽忠职守在此守夜的中小官吏,朝身边随行的郭喜道,“等会让御厨房准备些糕点汤食分下去。”说完则是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