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这年四月_大刁民番外篇云道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否则你惹是乐意,倒应该去学校里跟同龄的孩子们多接触接触,德智体总是要全面发展才好嘛!”

  小石榴期盼地看着她问道:“小姑奶奶,什么是公交学校?”

  澹台学君轻轻抚摸着小家伙的浓密而柔顺的头发,说道:“就是有很多跟小石榴一样的孩子凑在一起,由不同的老校教授不同的知识,嗯,大体上也跟你在家里读书的情况差不多。只是在公立学校,一个老师要教几十个孩子。”

  小石榴颇为诧异地问道:“一人教几十人?那……那公立学校的老师们岂不是比我们澹台家的长辈们还要厉害?”

  澹台学君微笑不语,曾几何时,她自己也是如同小石榴这般认为的,只是华夏的教育体制虽历经数次变革,却始终未曾达到两位老祖宗所期盼的那般,于是才有了之后“澹台不入公学”的家训。

  牵着小石榴的手,将小家伙送回到后宅的六代小辈住的卧室,一排上下高低小床一字排开,小床上不时传来午睡的小家伙们的梦呓声,澹台学君指了指那小石榴的上铺,小家伙捏手捏脚地悄悄爬了上去,自己宽衣而后钻入毛毯,临睡前不恋恋不舍地撑起身子,看了站在门口的小姑奶奶两眼。

  直到小家伙呼吸均匀,澹台学君才轻轻掩门离开。这里是六代小辈们的集体卧室,两位老祖宗从北清和京大的校长位置上退下来后,便在澹台自家办起了私学,五代、六代的小辈几乎都是这般长大的,她虽说是四代丛孙女,但成长轨迹大体上也是如同五代子弟,公学那是一天都没有去过的,最后便如同自己的叔伯那般,成了澹台教育模式的成功案例之一。

  当然,虽然如今算起来,还不如从澹台家走出去的叔伯们那般闻名,但在法律界,却早已经声名显赫。

  与院中那些自幼陪伴着一起长大的海棠树擦肩而过,又在前院的荷池旁陪池中的老蛙晒了大半个钟头的太阳,最后穿过月门,穿过一片竹林,来到后宅最深入也是最为安静的一处小院落,小院落里两间瓦房,一处门堂写着“养德居”,另一处写着“戒骄堂”,分属两位澹台家两位老祖宗。

  她看看天色,走到院中的井旁打水,而后在茶桌旁烧水,等水壶盖噗通跳响的时候,便听得两间瓦房内传来两位老爷子伸懒腰的声音。

  首先出来的是大先生,看到在茶桌旁煮茶的丛孙女,大先生先是面色一喜,而后想到了什么,便又马上板起面孔,但还是嗅着茶香,负手悠悠地走了过来。

  而后是小先生,看到兄长已经坐下,便快步走了过来,悠悠笑着说道:“学君煮茶,今天下午可有口福了!”

  大先生瞪了胞弟一眼,不悦道:“有什么口福?没看到心思已经往外跑了吗?我就说王家那小后生不安好心,这回上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