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零九章 俄军当磨刀石_立鼎189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图桌前死死盯着敌我态势分布情况。沉思了很久,最终咬着牙下了决定:“命令第一军继续牵制当面之敌。第二军接替第一军南下作战。无论如何,我们都得赢一场。”

  对,就是这么个看似卑微、可怜的目标。

  李涅维奇已经不去畅想什么惊天动地的战功了,能够赢得一场胜利,哪怕仅仅是局部的小小胜利,给一败涂地的俄军稍微涂抹上点儿光彩,即便付出一些牺牲,也是值得的。

  不得不说,这位继任的总司令还算有点战略头脑,他知道远东的胜败,关系着沙俄在欧洲列强的风云斗法之中的成果。一旦被人看出彻底的软弱无能,不但所谓的图谋巴尔干这一伟大战略玩不转,指不定还可能被人反过来逆袭一把。

  一旦两头不讨好,从两面出击变成两头堵,那才叫一个悲惨!

  贝加尔湖东南战场,随着远东军区司令部的作战指令更新,第二波次通过湖上铁路运过去的西伯利亚第二军开始动员。军长斯米尔诺夫将军临时担纲成为南下军团总指挥,把第一军的残兵败将纳入到作战体系之内。

  斯米尔诺夫没有急着发动进攻。他先亲自到前线去转了一圈儿,亲眼看过战场情况之后,终于明白为何第一军打得那么辛苦、那么惨。

  整个恰克图防线构建的非常阴损。本来就不怎么宽阔的作战空间,被精心构建的多重防线给切割成三段。每一段可供用兵的正面宽度都极其有限,从俄军来说的话,也就展开一个团撑死了,再多就要挤成一堆,那正好便宜中国方面强大的炮火打击。

  此前第一军就是吃了这个大亏,一上来进攻太猛,被劈头盖脸的重炮炸得那叫一个惨!后来终于学乖了,减少进攻兵力调整散兵战术,结果发现尼玛对面的阵地防御火力足可以用来抵挡一个师!

  用一个团的落后装备之步兵,去进攻二战水准美帝大兵的防卫阵地,可想而知要悲催成什么样。

  所谓的战场缺口,那也不过是中国方面主动减弱了炮火拦截,放弃前面几道工事之后,让出来的通道而已。

  同样的,这些通道也容不得大军一拥而入,俄军必须分出足够数量的兵力占领那些堑壕工事,然后死死守住。要不然,一旦主力军刚刚涌入蒙古高原,这边却再次被人扎住口袋,那下场得多惨,想想就令人不寒而栗。

  斯米尔诺夫粗粗一算,心里头那叫一个腻歪。

  按照之前守军暴露的火力之凶猛,他起码要在这里留下一个师,才能勉强保证后路安全。前提是,中国方面的弹药消耗没有得到补充。

  可俄军这边也不乐观啊!第一军为了打开这道缺口,几天之内几乎把准备的弹药消耗一空。那几道防线也是硬生生拿炮给炸出来的。结果。都还没有找到几个守军的尸体。说明人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