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六五章 多炮塔的号角_立鼎189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单向或者双向打击时的弹药投放密度与效率。又能尽量的节约排水量,尽可能的加厚局部装甲,来达成相对均衡的抗打击能力。

  同时,三炮塔带来的舰体宽度,又保证了下层动力系统的部署,四主机四推进器的结构满足了大动力、高效率、高生存能力的种种要求。而作为巅峰的美国“衣阿华”和日本“大和”两级战列舰,似乎都证明这套说法是正确的。

  中国没有自己建造战列舰的经验,哪怕纠集本世界遍及各地的高手一起努力,终究比不上二战之前那些积累数十年,身在当时环境条件下的大师们更懂。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抄袭模仿。

  于是就有了第一艘“天津号”重巡舰,继而在其基础上放大成为了“河北级”战列舰。

  那么是不是按照这一系统一条道走到黑就可以满足了捏?很显然杨浩不那么看,作为标准的多炮塔主义者,在拥有掺和一个时空军事变革的机会时,他绝对不会放过满足自己喜好需要的可能。

  三座炮塔就够了吗?那还是太少了!前二后一背负式的结构就完美吗?那么高的重心,那么拥挤的中部上层建筑,那么丑陋的酒瓶子状舰体结构,一点也不美型!

  必须四炮塔,必须有超过十的主炮数量,必须要没有缺陷的完美结构,打造心目中最强大的海上钢铁巨兽。

  四炮塔结构应运而生,“琅琊级”轻型巡洋舰成了这一思路的试水之作。

  在此基础上升级的,便是现在的“广西级”战列舰。四座三联装356mm主炮,长达米的雄伟舰体,标准排水量38270吨的装甲怪物——对十九世纪末的人来说,绝对称的上。

  并且出于偏好的心态,作为“广西级”升级版的下一型号,扛着至少16吋主炮、406mm以上身管的庞然大物,真真正正的水面超级巨无霸,将成为这个系列的终极版作品。

  至于说三座三联装的主力舰还会不会出现,杨浩现在也没个定准。

  关于“广西级”战列舰的设计指标,还是经过一番激烈争吵的。毕竟刘胖子等人并不清楚,杨浩是真的在建造战列舰。他和所有的本世界设计师们想当然的认为,这不过是又一个基于真实幻想而进行的项目。

  作为设计组的成员,他们可以无限接近真实的去设计战舰,并认真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需求,保证当真有一天投入建造和使用时,不会出现华而不实、没法进行的滑稽场面。

  当然这个可能性基本不存zài,毕竟从“天津号(东方号)”开始,到后来的“河北级”两舰,整个团队经过数年的磨合,和实际建造的验证,确保他们的工作细致周到不出纰漏。整个从无到有的生产建造方案。拿到乙位面之后。依然可以照猫画虎的复制出来。两条乙位面自造“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