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二零章 席卷天下的序幕_立鼎189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响也不大。但无一例外的,这些厂矿之中都存zài着拿人不当人的现状,出事故死人那都是寻常。最离谱的事情诸如在本世界时空发生的,徐建寅这位全国都数得着的工业天才,居然被暗算炸死!可想而知有多么的混乱。

  这时代的工厂矿主还是地主老财那一套作风,一方面不肯给工人良好的待遇,一方面却又拼命压榨他们的劳动力,最大限度攫取利益。

  于是随处可以看到,每个工厂矿山之中的工人,十几岁二十来岁,一个个黑瘦呆滞的好像坟墓里爬出来的僵尸。他们每天吃着跟猪食一样的东西勉强果腹,基本不穿或者穿着最破的衣服劳作,走动起来如同机械木偶,摇摇晃晃仿佛一碰就可能栽倒不起来。

  地主老财们不肯投入资金买先进的生产设备,更不肯投钱去改善劳动保障,矿井里经常透水瓦斯爆炸崩塌死人,工厂里经常出生产事故更是常见。他们除了变本加厉的惩罚工人之外,却不肯想想如何改善生产环境和工人待遇来提高生产效率。

  这种思想经过元明清三代发展,已经根深蒂固。天可怜见,从明朝到清朝五百年里,稻田麦田的产量始终没什么改观,甚至都比不上宋朝主动从东南亚引进占城稻那种改进生产力的作为。若不是在明末引进了土豆、地瓜、玉米等耐旱、高产作物,又在康雍乾时期大力推广,根本都不可能养活后来暴增的人口。

  只不过,明朝打下的基础,清朝拿过来使用,造成昙花一现的所谓“盛世”。那之后官绅统治重新稳dìng,立即就恢fù到明代中后期的封闭愚昧德行。

  生产力是文明之根本,当工业兴起之时,注定了农业文明的没落。

  洋务运动的兴起,也只是满清统治者被外敌逼迫下的一次应激性的反应,却并不是真正要搞国家工业化,所以几十年下来,影响范围依旧局限在沿海区区几个地方。广大的中国内陆,甚至是靠着沿海的省份地带,依然该咋样还咋样。

  直到杨浩亲自大力推动工业化,先利诱一部分人由此而富裕起来,慢慢的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贪婪地主豪绅加入进来。

  从一开始就为他们立下规矩,在购买引进杨氏提供的机qì和技工,得到生产管理加工技术的同时,也必须遵循其为首的工商总会定下的种种规章制度。在革命军控zhì的区域里,凡是不肯遵纪守法照规矩办事的人,抓的抓杀的杀,收拾一顿之后都老实了。另外绝大部分都在杨氏国营大企业的笼罩之下,根本没反抗的可能。

  革命军暂时到不了的地方,必然会有大量的阳奉阴违。他们觉得杨浩一时半会够不到那里,便得逞一时是一时,把派去的工会代表和技术专家架空或者软禁。甚至还有打杀的。

  这些血债。却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