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六九章 康有为定计,杀杨锄奸!_立鼎189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天津,李经方下定了超迈义父创立绝世功勋的决心。在京城,一群少壮清流们却也同样拿定了主意,不论想什么办法,总之要以最快的速度除掉杨浩,斩绝这一朝廷心腹大患。

  翁同龢依然呆在京城府邸。托故病种不能起行,赖在京城不走的老家伙精神已见大好,对外却还是要死要活的说法,整日价各种珍稀药材流水一般的买进去。下人们平日里严守门户绝少抛头露面,偶尔见人也是长吁短叹一副老家伙要归西的模样,很是博得了不少人的同情。

  坊间最近已经有了不少传闻,声称当日的老帝师不过是一时失言而已,再说杨浩指责的话来路也有点问题,又不是人家翁尚书的弟子主动爆料,莫非是你杨氏的探子爬墙头听窗根得来的?那还有没有王法?

  李鸿章忙于前方战事,没空继续痛打落水狗。眼瞅着在一大帮清流造势下,老匹夫有点还阳的迹象。朝中重臣纷纷上书陈情,认为如今大势波诡云谲,却还要老尚书的毕生经验来把关抓总。

  据说,皇帝也有悔意,正要寻个借口重新起复呢。

  这一日,不少人以探病为名陆续抵达东单二条胡同的翁府。除了级别太高不便出面的李鸿藻外,“翁门六子”还活着的全都聚齐。

  康有为这个还没有中进士的白身,得益于最近的辛苦奔走,总算有了机会拜见老相爷。得到文廷式的告知时。兴奋的他差点昏死过去。这都能见到帝师了,下回见到皇帝还远吗?大好前程,今日可算起步了!

  不过他总算知道进退。当着一群天子近臣、清流砥柱的面前,谨守本分不敢稍有逾越,老老实实站在后排,细细的品味着被翁同龢垂询时的满心欢喜滋味。同时竖起耳朵,仔细听着众人义愤填膺的议论。

  “我早就说,不能放任他们乱来,如今怎么样?让李家大子少抓住机会扩军。如今几有万人之众,天下间还有谁人可治?”

  “当日皇上恩准此事,也是事出无奈。如若放纵日军两路北上。只怕如今奉天不保。倘若帝陵受到惊动,你我今后还有何颜面站立朝堂?主辱臣死,此乃大事也!”

  “哼,我倒不觉得那日本人有多么难打。不见前方聂功亭(聂士成)也打得有声有色吗?只要朝廷支应得当。何愁不能败之?就算一时无法将其驱逐出国境。胜算之下,加之合战折冲,列国调停,此事也定可反掌而定。需不用让李合肥得了便宜。”

  “事前事后,总有个不测在其中干碍,却是没人能担得起那等天大干系。这料敌从宽……也是小心谨慎为要,总无过错。今日皇上听闻战报,也是十分欢喜的。”

  “哎。就怕那李经方因此而得了圣眷,在李合肥之后继续掌握权柄。如此仍要让朝廷上下忧心。”

  “说来说去,还是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