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0章 分封_三国之大汉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首位太上皇是秦始皇嬴政的父亲——秦庄襄王嬴楚,第二位太上皇是汉高帝刘邦之父刘太公,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未曾为帝王,而被尊为太上皇的人。

  没办法,刘表成了第二位没当过皇帝直接被尊为太上皇的人。

  分封完毕,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前线将士亦是士气高涨,个个争先恐后,以求多立战功,封妻荫子。

  ……

  这只不过是一个开端,远远未到结束,等战争结束、天下一统的时候,才是论功行赏、大封群臣之时?

  大下未平,战戈不止!

  刘琦暂时是不可能离开长安,亲临前线了。

  光是每天的早朝和批阅各地飞来的奏章就够他忙的了。

  皇帝是个听起来人心所向的位置,历史上有多少人为了皇位争得头破血流。

  许多人对皇帝的印象,无非就是每天开个大早会,然后再御花园修养身心,回到书房看看奏折了解一下国事民情,晚上翻个牌子到后宫宠妃那里休息,拥有生杀大权和荣华富贵,似乎很清闲。

  但其实称职的皇帝都是工作繁忙的,甚至劳累过度,英年早逝,一般人真的做不到。

  天天早朝是明朝才制定的制度。

  汉朝刚建立时,沿袭了秦朝廷议制度,史书记载为“廷争”或者“廷辩”。汉武帝以后,则发展为中、外朝议。朝议是汉集议制度中最主要的类型,也就是群臣朝见君主时商议国家大事的例行会议。

  古装剧里的定期上朝,是从西汉孝宣帝开始的,他定下了五日一听事的制度,从此朝议变得相对稳定。

  但是事情很多,不论巨细,总有批不完的奏折。还不能不批!

  难怪中国历上559位皇帝,能够长寿的却寥寥无几。除了庞大宫对精力的消耗外,最主要的还是国事繁重、过度疲劳所致。

  权力越大,责任便越大!

  刘琦不想早死,却又没有一目十行的本领,奏章上都是国家大事,马虎不得。

  一连月余下来,便已觉得精疲力尽。这还是在有荀彧、田丰、步骘这种王佐大才在身边呢。

  累!

  唯一的快乐便是每天下午有一两个时辰的时间陪众妃一起赏赏花,吃点糕点;陪孩子们一起玩耍一阵。

  初登帝位,要处理的事实在太多,要学习的地方也很多很多。哪有那惬意的日子?刘琦几乎每天都工作到夜里亥时才能休息,连造小人的精力都没有了。

  三国之大汉重生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