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四章:连骑击鞠激若电(上)_大唐西域少年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大寺附近的马球场上,王霨骑在撒开四蹄高速奔跑的赤炎骅上,左手控制着缰绳,右手高高挥起阿史那霄云赠送的马球杆,时刻准备着朝着地面上跳跃滚动的马球击去。

  快速跳动的木质马球,不过拳头大小。为了便于骑手们搜寻,球面上涂绘着彩漆。马球跳跃飞翔的时候,如同飞火流星一般显眼。

  阿史那霄云赠送给王霨的球杆都是用剑南藤木精工细作的,弹性极好、柔韧性上佳。整个球杆外面还包裹着一层细柔的羊皮,握起来手感十分细腻。

  王霨一边集中精神牢牢盯着在地面上腾跃的马球,一边不时抬头快速观察着场上的形势。

  在各种影视剧、纪录片、历史小说的熏陶下,王霨知道唐朝人酷爱马球。但仔细查找考古资料的话,就会发现,关于唐代马球的具体规则,史书上大多语焉不详。反而是宋、金、元等朝代的马球比赛留下有详细的规则记录。

  因此穿越之后,王霨曾找王勇仔细了解过唐代马球的规则。

  了解过之后,王霨满脸苦笑。因为唐代的马球规则简直是融简单与复杂于一身的矛盾混合体,实在是太乱也太令人无语了。

  说简单,是因为唐代的马球运动尚处于快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上升期,因此各项规则其实比较简明易懂,除了对统一着装、修饰马匹、注重防护、防止恶意争斗和踩踏有一些硬性规定外,其他的规则非常简明扼要,统而言之,就是要用尽一切办法把马球打进球门里面去。

  有些规则甚至简易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比如说,打马球双方的人数并不要求对等,两队可以根据自己的队员实力和战术安排自主安排人数。这让看惯了后世11人足球和5人篮球比赛的王霨目瞪口呆。

  但历史事实就是如此,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年),曾有一场千载留名的著名马球比赛。当时金城公主要远赴吐蕃和亲,吐蕃前来长安的迎亲队伍中带有他们最好的马球队员。为了庆祝大唐与吐蕃难得的和平,双方约定打一场马球友谊赛。

  比赛开始不久,吐蕃马球队员便节节领先。在大唐马球队严重落后的情况下,当时还是临淄王的李隆基,带领虢王李邕、驸马都尉杨慎交和武延秀,替换下所有的大唐马球队员,以四人对抗吐蕃的十名马球队员,并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说复杂,是因为唐代马球的规则并未统一,有各种各样的打法及配套的规则。

  比如,按照球门多少可分为单、双球门两种比赛方法。单球门是在一个木板墙下部开一尺大小的小洞,洞后结有网囊,以击球入网囊的多寡决定胜负;双球门的赛法则是马球场两边各有一个球门,双方队伍不断对抗和冲击,以击进对方的球门为胜。

  比如,按照进球数目的要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