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八章:雪落长安故人来(一)_大唐西域少年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细雪如银,纷纷扬扬落在鲜于向本已花白的头发上,让他刹那间化身为过昭关的伍子胥。

  身着缎面棉服的鲜于向透过车窗焦急地向东望了眼,天气晴朗时,本应塞满视野的长安城,在飞絮般的雪花中隐而不见。

  四**马车的车轮压在薄雪上,吱呀响个不停。车厢外壁,一片阴刻的银杏叶惟妙惟肖。

  “还没有到吗?”鲜于向见前路一片迷茫,什么也看不清,忍不住问道。

  “节帅,算着路程,应该快了!”随从急忙应道。

  “什么节帅!”鲜于向喝道:“某早已辞去节度使一职,如今剑南节度使是杨国忠。快到长安了,尔等务必慎言!”

  “诺!”骑在马上的六名随从忙不迭回道。他们服饰虽然华丽,却早已谨慎地除去任何可能显露鲜于向身份的标识。一眼望去,整支队伍普普通通,毫不扎眼。

  “该死的杨钊!”年近六十的鲜于向放下厚厚的车窗帷帘,将头缩回了宽敞的车厢内:“为了讨圣人欢心,竟然改了个名字叫‘国忠’,谄媚之极!”

  车厢内,熏香袅袅、手炉暖暖,宛如熙春,与车厢外的冰天雪地仿佛是两个世界。

  一名南诏婢女端着透明的玻璃杯服侍在鲜于向身侧。杯内氤氲着沁人心脾的茶香,让人闻之神清气爽。

  “素叶居的大马车真是个好玩意,如意居的玻璃杯也不错,就是都贵了些。唯有庭州出产的棉衣棉服称得上物美价廉。”鲜于向接过玻璃杯,浅饮了口热茶,不免有感而发,随便嘟囔了句,可他的思绪却早已飞回了熟悉的剑南……

  平心而论,鲜于向自知不该埋怨杨国忠。自家事自己清楚,鲜于向明白,若无杨国忠不遗余力的扶持,去年他绝不可能取代病逝的老上司章仇兼琼,成为节镇一方的剑南节度使。

  错就错在,一向恭顺的南诏王阁罗凤竟然背信弃义、起兵造反,杀死了云南太守张虔陀,攻占了剑南道南部三十二个夷州。

  想到这里,鲜于向心中不禁有点羞愧。因为,去年刚得知阁罗凤反叛的消息时,他心中是窃喜大过惊恐的。

  天宝八载,大唐战事连连。先是北庭都护王正见和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合兵西征,讨伐了无蕃臣礼的石国,击溃了求援石国的大食军,威震河中;后是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血战数日,从吐蕃手中夺回了圣人朝思暮想的石堡。

  三人都因军功受到了圣人的嘉许,赏赐无数。就连北庭副都护阿史那旸都因西征之役得以迁升为新设的河中节度使。

  之后,朝野风传,圣人拓边之心仍炽。为鼓舞边镇将士锐意进取,有意开本朝之先河,封边将节帅中战功赫赫者为王。

  鲜于向知道后,曾在进京朝见时私下问过杨国忠。而从杨国忠故意卖弄中,鲜于向探知,此事绝非空穴来风。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