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章:眼见为实_一枪刺回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思着什么,李屹沉默片刻,不禁慨叹着说道:“宋六,你太过愚直。世人哪个不要俯首听从天命?不瞒你说,说来我李屹也是大唐李姓族人。”

  宋通也是暗叹,随口说道:“军中同袍,也大都知道你的身世。你这一脉,血胤不旺,如今只有你一人在禁卫军中。说来,的确都要靠自己,指望不得别人的。”

  李屹的嘴角一撇,现出苦笑:“是啊,我祖上与高祖同族,现在也就只有老老实实地,做个官阶是从八品下的兵曹参军而已。可想而知,想要施展抱负,都是不易。可你却如此心急,难道不能离开监舍后,再想出路么?”

  宋通只是摇头,李屹也只好摇头叹气着,不发一言地离去了。

  牢舍内,重新陷入死寂无声的状况。宋通坐回土榻,只有身下的干草,发出一阵窸窣的声响。

  阳光从牢舍的铁窗内,明晃晃地照射进来。光柱中,可以清晰地看见,舍内的烟尘在飞腾翻滚着。

  这烟尘如果放大许多倍,就是草原大漠中,嘶鸣不已的战马的铁蹄,以及怒吼不断的勇士们奔纵的脚步带起来的烟尘。宋通的心中,为此激昂不已。

  笑话。穿越回来岂能只为一人一姓谋福祉!

  杀安禄山、史思明,救助武惠妃,岂是为升官发财,岂是为大唐李姓?

  如果是这样,岂能对得起新时代学来的知识?!

  到这里来,所谓逞豪,目的就是为万姓和谐、友善。岂是为肆意杀戮,为一人之天下!

  再想起李林甫那张像是川剧变脸王,忽而冷淡、忽而热情、忽而喜悦、忽而恼怒的面孔,宋通不禁为贵人们的狂妄无知,哈哈大笑起来。

  牢舍过道中,狱卒走来要收走饭篮。他见到宋通背身坐在阳光的光影里,显得异常雄壮。

  他不禁发问:“宋壮士,莫怪在下多口。你的确已经犯了重罪,有了脱罪的机会却是不要。以你豪阔姿容,于世间必可得到荣华。你又何必自讨苦吃呢?”

  宋通长叹一声,随即答道:“安禄山自不必提。史思明在军中,也是谎言欺诈,滥杀无辜。我杀他有罪,他杀奚、契丹的无辜百姓,却能获得封赏?”

  狱卒不敢搭话,只说是能为官为将者,自然就是有天道相助的。

  宋通知道,类似于狱卒这样的人,他们最多关心的,就是地里的庄稼长势如何。做个胥吏,老实听从指使——上听命于官宦,下打骂黎庶。藉此,既可冲抵赋役,也可于长官开心时,得到几个缗钱做赏赐。

  跟这些寻常老百姓讲自由平等的大道理,用处并不大。他们只听信官方的喝令,只相信所谓的眼见为实——有鞭杖激励,就要努力干活;有几尺绢得来,就不惜身命地去拼抢。

  因此,要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就要将尽可能多的,能够让他们确定感到,生活可以为此有向好转变的证据,呈现在他们的眼前。

  既然如此,宋通也就不再多说,只把饭篮从铁栅的窗口处递了出去。

  狱卒结果饭篮,再对宋通连连摇头,就缓缓地走向监舍外。

  听着狱卒腰间的钥匙串“稀里哗啦”的响声远去,宋通呆站在铁栅门处,一动也不动。

  许久,他回过神来,暗自告诫自己:记住穿越到这里的使命。

  随即,他俯身趴下来,双手压在地面,身体挺直着,做起俯卧撑。

  下午,哺食由狱卒送来,宋通快速吃完。在牢舍内走动一会儿后,他再进行禅坐静修。

  夜色再次降临,能够见到的光亮,除了监舍过道内的那盏昏暗的长明灯,就是从铁窗的格栅中,透进来的黯淡星月之光。

  宋通一动不动地坐在土榻上,仿佛是已经入定的老僧一般。即便有人蹑手蹑脚地走近铁栅门,他仍坐得稳如磐石。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