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十八节 信息与决策_千年军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藩镇的势力,两者之间很是相似。对于东方最大的势力――赵宋和北辽,他们的态度几乎是相同的,用一句这个时代的话就是,听调不听宣。

  &&&&赵宋和北辽在东方彼此牵制,没有余力开拓河西这片广大的区域,才是这片区域的大小势力能够安然的基础。

  &&&&至于之后党项人定难军能够支撑着走下去,甚至建立独立的王朝,最基本的原因是因为有党项人的人口基数做支撑,其他的什么能臣良将不过是因人成事,没有人口的基础,党项人拿什么来对抗西部的回鹘人和葛逻禄人?更何况还有吐蕃高原上下来的蛮人。

  &&&&汇总了这样一个脉络之后,老罗才稍微松了口气。

  &&&&作为曾经的特战军事主官,他深刻明白做一件事情最大的忌讳就是情况不明。没有情报做参考,任何的谋划都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眼下这些信息虽然仍旧很粗陋,却可以让他根据这个思考的脉络来处理事情,而不是毫无头绪的闭门造车。

  &&&&当然,也不是不可以什么都不管,像在中亚一样横冲直撞。

  &&&&但那样会造成什么后果?

  &&&&注定会到处都是敌人!然后这区区十多万人还能在河西一带安居吗?

  &&&&肯定不成的!

  &&&&在中亚,老罗选用的是过江龙的做法,就像过路的土匪一样捞一把走人,谁也没奈何。

  &&&&但是到了河西走廊或者河套地区,再这么做就不合适了。

  &&&&老罗带着这十多万人是要扎根在片土地繁衍生息的,弄得满地是仇人,每天里忙着打仗吧,还怎么拉拢人力资源?

  &&&&更何况打仗有缴获不假,但也同样有消耗,一旦消耗大了,肯定难以维系。那就是人心丧失,分崩离析的时候了。

  &&&&所以,长远考虑,光凭刀子来说话是不成的。

  &&&&老罗不怎么清楚治政的事情,但后世信息爆炸的社会给了他大量的间接经验,连立国二百年的usa都懂得大棒胡箩卜的治政理念,他不相信治政这种东西会有多么困难。

  &&&&再者说,也不是马上就要管理诺大的地盘――想统治也还需要人家认可的时间过程,何况有眼下的十多万人做基础,老罗不相信会有什么值得担心的,了不得用军镇的模式过渡好了,余下的事情也就是顺昌逆亡而已。

  &&&&至于赵宋和北辽,至少这个时候,老罗知道考虑得太多也没用。

  &&&&按照日程推算,党项人的溃兵应该已经过了轮台,没准已经到了伊州(哈密)甚至瓜州(酒泉),远在河套地区的党项人势力会有什么反应实在很难说,即便李德明也无法判断会是什么样的局面。

  &&&&最糟糕的局面就是党项人会和宋人站在一起向西进攻。

  &&&&老罗却并不相信宋人会有这样迅捷的魄力,也不相信党项人会把命运和宋人系在一起,即使是他们听到头领在孛罗战败的消息。

  &&&&至于会不会有什么变数?真的没什么值得担忧的,手下总计十四万人,精锐战士就有三万多,至少到达灵州之前,老罗不相信哪个敢来随意冒犯,孛罗河岸地下泥土中埋藏的数万具尸体可还在下面没有腐烂。

  &&&&放下所有暂且不用考虑的事情,老罗决定三天后直接拔营起行。

  &&&&……………………………………………………………………

  &&&&附:有些卡文。

  &&&&感谢书友“王sandy”“kgb136”“书友o9o22814oo17259”“鄂是大忽悠”四位的点币打赏!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