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2章 识时务者_明末称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奈何家里有病重老母,最终留了下来。不过留下来也比以前强多了,大量的沧州百姓移民燕北,原来的许多前朝勋贵官产田地。多没收为朝廷官产。朝廷把这些地租佃给留下的百姓,佃租比地主家的要低的多。

  李庄家有七口人,最后便佃到了七十亩地。虽然说田地不如其它地方,但广种薄收,有这些地可种,也能保证一家人的温饱。何况朝廷推广土豆玉米等作物后,又让这些地的产出又增加了不少。

  春天的时候,官上还向他们租种耕牛挽马,提供土豆玉米种,甚至还有农技员下乡到田地指导。又有冬天时修好的水渠,打好的井,架好的水车。

  春耕很顺利,很快完成了。

  大儿子在通州的铁厂里做学徒,二儿子在天津的船厂做学徒,小儿子在村里小学读书。女儿在家里帮着妻子养猪养羊养鸡养鸭,老母的病请医吃药后也好了许多,趁着农闲,李庄又来到运河上干起了老本行,拉起了纤。

  没有了各种乱收费,加之拉纤的工钱涨了不少,来这里拿两月纤,能赚一笔不少的钱。

  李庄已经打定主意,先凑笔钱买头牛犊养起来,养头小母年,家里地多,总租官家的牛不划算,虽说官家的租钱不贵,但如果牛是自己家的,等牛长大了,一年差不多还能下个牛崽,养起来,一头小牛崽也是不少钱呢。

  两个儿子在外做学徒,每月也还有一块银元,两个孩子也算懂事,厂里是包吃包住甚至包了衣鞋,这两孩子懂事,从不乱花钱,工钱和加班费总会省下来寄回家。

  李庄打算这钱先存着,等到了年底也许可以修葺下屋子。

  这屋子其实也是官府拔给他们的,许多人移民走了之后,他们的田地房屋等都由官府出钱买下来,这些田地便租给留下来的人种,房屋则分配给那些留下来又没房的人,房价很便宜,象征性的收点钱,而且还允许分期付款。

  李庄分到的那个房子还不错,比他过去的那个窝棚好多了,他也不打算再另盖,修葺一下就好,还能住好些年呢。

  李庄今年种了许多土豆,已经跟粮站提前签好了合同,连收购价都定好了,定购价很让他满意。

  只要不遇上什么太严重的水旱灾害,等地里土豆收获的时候,能卖不少钱。据说这些土豆他们收购过去,都是要加工成淀粉,然后加工成粉条什么的。土豆制成的粉条李庄也吃过,他们在运河上拉纤,船家包吃,有时遇到一些比较大方的船家,等开船那条,就要先吃一顿猪肉炖粉条子,那粉条听说就是用土豆做成的。

  吸饱了猪油的粉条子,炖的软烂,味道非常好,这是李庄吃过的最美味的食物了。他没想到,那么普通的洋芋,居然能做成这么好看好吃的粉条。

  粉条更好吃,也更好保存,这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