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32章 土皇帝_明末称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贵州,水西。

  靖南将军、两广总督、太师、齐国公刘侨带着部队,骑着马自阡陌纵横的稻田间行过,贵阳地处黔中山原丘陵中部,长江与珠江分水岭地带。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苗岭横延境内,岗阜起伏,剥蚀丘陵与盆地、谷地、洼地相间。

  贵阳的地貌属于山地、丘陵为主的丘原盆地地区,其中山地多,坝地少。

  七月的太阳火辣无比,地里的稻子却长势正好。

  “路还不错。”刘侨笑着对身边的参谋们道。

  刘侨是从广东进入广西,然后又接到朝廷的命令,转入贵州。

  跟着刘侨身边的是南下平叛的两镇兵马将领们,此次南下平叛主力都是从京畿一带调来的,其中许多将领都是打过大仗的楚军大将。两广的部队留守地方,这两镇南下的兵马,今后将在平定叛乱后驻守在广西和贵州。

  他们都是有备而来,对贵州的情况早有了详细的了解。

  “当年奢香修建龙场九驿,确实很有意义。这些年来,龙场九驿这条大道,一直是贵州与外面的重要联系通道。”一个参谋笑着说道。

  龙场九驿就是水西和水东的土司修的,修的人还是被称为奢香夫人和刘淑贞的两个女土司。

  当年的奢香夫人,其实跟如今四川总督秦良玉出身类似。

  不同的是,石柱土司是土族,而水西则是彝族。

  水西彝族的远祖可以追溯到远古西北氐、羌族的一支,辗转进入贵州境。在蜀汉时,因其首领协助诸葛亮南征有功,受封为罗甸国王。

  以后就一直与中原中央王朝保持着联系,唐宋时被称为罗施鬼国或者罗氏鬼国。辖境以后世贵州乌江上游的鸭池河为界分为水东和水西。

  元时改水西为亦西不薛总管府,以水西首领阿察为总管,开始了土司制度。其后人世袭宣抚使职位。成为黔西北以至黔中一带最高的土官。

  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明朝后,对于西南的这些各族土司,只要肯归附的那么就依然让他们继续为地方土司,依然是世袭罔替。

  洪武五年,水西宣抚使霭翠及水东宣抚同知宋蒙故(后赐名钦)入朝袭职,旋列为正副宣慰使,治所移至贵州,也就是后来的贵阳。

  后宋钦死。霭翠年老,分别由钦妻刘淑贞及翠妻奢香摄职。

  当时大明击败元朝,成为中原之主,对于西南的土司的强盛,也很是猜忌。当时水西土司对外称宣抚司,是明朝封授的命官,可对内则自称“苴穆”,其妻称“乃叶”,是全境最大的奴隶主和最高的统治者。

  其下设九扯、九纵和十三则溪土舍、土目。形成一套体系严密的行政制度,统治着全境的各族。全境为十三则溪,每一则溪置一穆濯为笃,由苴穆之宗亲充任。又以一慕魁镇之,犹汉代之封国。苴穆在各则溪均设官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