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09章 愿为郡王效死_明末称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壮实,打小练武。受老军亲自指点,身子骨打熬的很不错,龙精虎猛,不过现在没个正式营生,全靠在朝阳门那边扛粮包。入京的粮食都走朝阳门,在朝阳门内有海运仓等诸多粮仓。两小子从十二岁起就在那边扛粮包挣钱补贴家用了。

  三个儿子先后战死,让这个家庭日子相当艰难,一家全靠老军一人的粮饷养家。三个寡妇儿媳拉扯着五个孩子长大,然后靠女人们刺绣和缝缝补补帮人洗衣服勉强渡日。

  三个儿子虽说都是为国征战而死,可朝廷这些年处境艰难,儿子们的抚恤根本就下不来,上次整编京军说是涨到五块银元一月,可却又欠了四月饷,若不是年纪大了。前些天有人煽动闹饷的时候。他都想要跟着去了。

  好在没去,老军心想着。

  把粮食拉回京里,老妻看着孙子拉子一车粮食回来,高兴连连。

  “哎呦,哪来这么多粮食?”

  老军掏出烟斗,借着灶火点好烟,吸了几口,一面指挥着孙子把粮食放进地窖中储存好。一面道,“今天郡王发饷了。四月欠饷都发了。十块银元,一分都没少,上好的龙洋。还有个福利呢,京军可以在营里用比市价低的多的价钱,买粮。那大米可好了,珍珠似的。一石米才两块钱。”

  “大米才两块一石?”老妻也惊讶无比。“前头的米店里,粟米都快要两块一石了啊。”

  “可不是嘛,要不怎么说是郡王给的福利呢。这些粮食都是郡王从南洋海运过来的,万里迢迢呢。不过我没舍得都买米,花了两块银元。只买了两斗米,剩下的都换成麦、豆和薯干、土豆等等了,你看,拉回来一车,够我们一家子吃到明年开春了。”

  老妻一听,也觉得老爷子算盘打的精。不过她了想,“我们家这么多张口呢,一家子上下十几口人,还有五个大小伙子,正是能吃的时候。我看啊,咱们也别留大米了,多精贵啊,咱们一会把这些米和麦,都拿店里去换成小米和红薯土豆好了。”

  老这一听,连拍大腿,“哎呦,我怎么没想到呢。早知道在营里就买一石大米,然后再拿去粮店换成杂粮好了。”

  “也一样的,粮店里杂粮也贵呢。你拿粮店换,还不如在营里就全换成杂粮。”老妻道。

  老军想了想,“算了,也别换了,反正米麦各只有二斗,咱们也留点细粮。况且,三个媳妇娘家里头日子也不好过,给每儿媳娘家里各两升米两升麦吧,接济一下,咱们对不住他们啊,委屈他们的女儿了。”

  “好,就按你说的了。”老妻说着,见老军把烟斗在鞋底子上敲了几下收起,又往外走,忙问,“你又去哪呢?”

  “去校场参加考核。”老军说道。心里不免有些酸楚,他都过五十了,这次考核肯定过不了,到时就得被裁撤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