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7章 拥兵自重_明末称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辽西兵败之后,朝廷损兵十余万,关外仅剩下宁远一城。吴三桂和祖大寿本来都应论罪责罚。但辽西只剩下宁远,宁远又以吴三桂和祖大寿的宁锦两镇兵马实力保存稍好,无论如何。这个时候朝廷都不能处罚他们。

  他不但不能处罚吴三桂和祖大寿,甚至还得加他们的官职,好言慰问。

  今天,崇祯召吴襄入见,就是想与他商讨关于辽西的事情。

  崇祯问吴襄关于辽西局势的看法。

  “陛下,祖宗之地,不可弃也。”这位商人出身,后来考取武进士,被辽东王李成梁招揽入麾下,最后又与辽西将门祖氏联姻的警备协理回答道。

  听到这个回答,崇祯不置可否。

  “爱卿觉得令郎还可再战否?”

  吴襄猛然明白过来,皇帝这是想要趁辽东大捷的时机,让宁远兵马反攻辽西。他很清楚宁远现在的情况,儿子吴三桂已经与他通过书信,告诉过他宁远现在的真实情况。宁锦两镇损失惨重,而朝廷新设立五大军区,又把山海关从辽西提督中分出,归入了京营卫戍大营。

  如今吴三桂虽然依然还挂着辽西提督之职,但事实上,整个辽西、宁锦三镇,只剩下了宁远一座城池,吴三桂这个辽西提督总兵官,驻地被定在广宁,那里现在还被清军占据着,祖大寿这个锦州总兵,同样防地被清军控制。

  吴三桂在宁远收拢败兵,把这些别镇的败兵都整编进了自己的军中,现在辽西宁锦三镇勉强又编满了九万兵,但实际上只有八万,有一万空额。这八万还多是败兵,缺甲少械,军心不振。

  这些人勉强守着宁远还可以,若反攻辽西,肯定不行。

  吴襄伏地,小心谨慎的道,“辽西新败,督抚被擒,如今军心不振,士气低弱。而且原本大军粮草器械都屯于笔架山、塔山,现在俱都失落。虽宁远名有满编三镇兵马,但实只有八万,其中还缺将少械,真正可堪战者不足三分之一。”

  “况且,各镇兵马已经许久没有发饷,也没有粮草,若要发兵,须得筹集粮草,补给器械,然后可战。”

  说到底,还是要钱。

  崇祯皱了皱眉头。

  “朕收到奏报,鞑虏主力已经回师沈阳,如今辽西松锦由清虏镶蓝旗主郑亲王济尔哈朗统领,有三万满蒙兵马。如果器械粮足,宁远兵马可能出战?”

  崇祯今天与众大臣商议,想来想去,觉得都不能任由清军回师打辽东军。他想,如果宁远军能够在这个时候发动反击,若能趁机收复松锦那是最好的,万一不行,也希望能够把松锦的清军牵制住,好减轻辽东方面的一些压力。

  “只要粮饷器械充足,辽西兵马可发动反攻。”

  “那要辽西出兵,需要粮饷多少?”崇祯问。

  吴襄跪在地上,报出一个数字,“至少需银元三百万,银钱到后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