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5章 儒道并重_神话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知道什么叫矢量,也能明白这其中的意思。这样的道理在生活中也时常可见,并不生僻。相比于他们来说,刘辩只是用数学关系将这个原理予以数字化罢了。

  但是,这却不是可有可无的一步。由经验主义走向科学的重要一步,就在于能不能用数理方法对既有的经验进行总结、抽象。刘辩看起来推开的只是一扇窗,却是通向实证科学的一道窗。

  这才是他来到天师道的重要目的。

  张鲁明白了刘辩的用意,却有些犹豫。这个什么原理很简单啊,一点神奇之处也没有,作为一个专门的学问来研究是不是太没前途了?研究这东西,能够成仙吗?

  刘辩笑了。“万丈高楼平地起。道法自然,如果连自然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又怎么效仿?这些道理看起来简单,却是自然之理。大道至易至简,却形成了天道万物,岂能轻视?再者,老子云,上善若水,何以言之?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固其一也,自甘于下,以卑弱自居,乃其真义。若以其理简易而不肯为,又怎么能说奉老子之道而行?”

  张鲁虽然有些不太情愿,却还是点了点头。天子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他如果还不答应,那就有点自讨没趣了。他躬身答应,承诺组织人员,按照刘辩指定的方向进行研讨。

  刘辩很满意。他可不敢指望张鲁一听就觉得至理明言,只要他肯去尝试,他相信张鲁很快就会发现其中的妙处。这些研究也许不能让他们成仙得道,却很快能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有了利,自然会激发他更大的热情。

  毕竟人还是要靠经济利益才能生存,才能发展的。成仙得道,不食人间烟火的毕竟是少数。

  大殿外,刘协和诸葛亮并肩站在廊下。刘协眉头轻锁,沉思不语。过了好一会儿,他微微侧头,轻声问道:“孔明,陛下来鹄鸣山,不是求仙问道,却与张天师讨论力,是何用意?”

  诸葛亮也有些意外。不过,他却很坦然。

  “殿下,成仙得道,毕竟是极难的事。陛下常说,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天下需要有成仙得道的高人,却不能只靠成仙得道的高人——且境界高明者往往生性淡漠,视苍生如刍狗,未必肯为苍生劳心费力——天下人的福祉还是要靠天下人自己,不能求助于神仙。力的合成虽然看起来没什么高深之处,却正因为其简易,才能为普通人理解,才能为万民造福。臣以为,这正是陛下的高明之处。”

  刘协轻轻的吁了一口气,怅然若失。“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诸葛亮看了刘协一眼。“殿下何必如此,尽力而为可矣。陛下的境界固然超卓,却不可能一个人撑起大汉江山,还需要长公主和殿下的襄助,还需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