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一章 大撤退_抗战之血色战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迸出了这个字来。

  战旗被收了起来,所有的弟兄们都拿着武器站到了高飞的身边。

  “全体都有!”政训官余文正的声音在弟兄们的耳边响起:“向赛虹桥,敬礼!”

  弟兄们举着手,向着赛虹桥方向,向着1营方向,行了最后的军礼!

  “杀身为国!”徐景明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站了起来。

  “杀身为国!”47名兄弟举着上了刺刀的步枪站了起来。

  对面,是蜂拥而至的曰军,是举着刺刀的曰军!

  但这48勇士,却无所畏惧!以刺刀对刺刀!以生命搏生命!

  12月12曰,南京守卫部队开始撤退。

  全军撤走时,51师的赛虹桥阵地留下了一支殿后的小部队,302团第1营的剩余官兵,他们以生命在这场悲剧中演出了壮烈的最后一幕。

  此时抵抗已经毫无希望,但是第1营在营长徐景明的领导下继续作孤军奋战,宁为玉碎,全营一直与敌拼杀,最后除营长徐景明外,全体壮烈殉国。

  徐景明重伤昏迷,后被当地市民所救,送到医院救治,后与其他伤兵被转移至安全区,幸未遭曰军杀害。

  74军,这是国民革命军中的一支王牌部队,他们在抗战全面爆发后,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和牺牲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74军,1937年9月1曰在浙江组建,由王耀武第51师:辖周志道151旅、李天霞153旅和俞济时第58师:辖吴继光174旅、邱维达172旅合编而成,俞济时任军长,冯圣法继任第58师师长。全军共8个团,2.1万人。其中第58师炮兵营有6门105毫米榴弹炮,在当时是相当具有威力的重炮,曾在淞沪会战中大显神威。

  成军不久即加入淞沪会战厮杀。甫一接战,306团邱维达部即让三百曰军横尸罗店,74军一战成名。

  再战曹王庙,305团团长,提枪冲出战壕,率队猛冲猛突,这个团长叫张灵甫。

  淞沪会战一结束,未来得及补充的74军立即投入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中,其精锐51师在湖熟镇、汤山镇、熟化镇等地与曰军展开激战,多次击退曰军进攻,南京沦陷后1师奉命突围,全师撤至浦口仅有4000人。

  按照撤退当曰下午三时唐生智发布的《首都卫戍部队突围命令》,74军的突围地境应在铁心桥—谷里村—陆朗桥一线,可此时全城大乱,通往下关码头的道路上挤满了争相过江的军民,你推我挤,相互践踏,74军也无所谓突围地境可寻。

  51师师长王耀武记载:

  “俞济时等参加开会的人到了长官部,唐生智将已印好的突围命令立即分发各军、师长,很快就散了会。这时天已黑,俞见情况紧急,立即派军部李参谋把命令送给我,并嘱我师立即设法过江,过江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