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五章 中条山之战!_抗战之血色战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每个占领的地区变成坚固的堡垒。以[***]大部分部队的装备来看,几乎没有几个具有从曰军手中夺取据点的能力,一旦曰军全面封锁沿海地区,大后方必将陷入一场灾难!

  思考再三之后,高飞决定改变以往的做法,在沿海地区全面构筑以土堡这种价廉物美的堡垒为主体的坚固海防要塞,因为东湖山守军的战例使他对土堡强大的防御功能充满了信心,阻止敌人抢滩登陆;在要塞的侧后配备相当数量的大口径远程火炮和防空武器,具备读力作战能力;为担负沿海防御的步兵师配备一个坦克连,以增强反登陆能力,给每个步兵营的机枪连配备四挺高射机枪,给全部的轻机枪配备对空脚架和瞄准镜,全面增强野战部队的防空能力。

  在兵力的配备上,仍然按照前松后紧的原则,不过,后退决战的方针改成主动出击。一旦曰军抢滩登陆成功,随即主动强大的预备队进行反击,最低限度也要把敌人压缩在海滩上,使其无法建立牢固的阵地。

  在汕头战役中还暴露出地面防空薄弱的弊端,不能有力地支援飞机姓能和数量远逊于对手的空军部队。高飞决定全面增加对粤北、江西等地的防空武器配备,在各要害城市建立隶属于地方部队的防空部队,使曰军再也不能肆无忌惮地进行空袭。

  在第四战区紧锣密鼓地加强防务,整训部队的时候,华北曰军则集中五个师团的兵力,对太行山的八路军根据地进行了疯狂扫荡,经过长达三个月之久的凶猛进攻,根据地的面积减少了三分之一,人口也减少40%之多,刚刚经历过百团大战的八路军在曰军的持续打击和全面封锁下,损失惨重,很长时间都没有恢复元气。

  华北派遣军达到战略目的之后,又从第21军抽调第38师团北上,使兵力达到七个师团,准备向中央军盘踞在黄河以北的最后据点:中条山敌后根据地进攻,彻底肃清华北占领区,把这里发展成牢固的后方,以前线作战。

  中条山背靠黄河天险,横亘于山西省南部,东接莽莽太行山脉,西连巍巍稷山,长三百余里,宽一百余里,是屏障河南、陕西,阻挡曰军进军西北的战略要地。1938年秋季,冀察战区总司令卫立煌将军率部进入中条山区,将该山分为东西中三段,分别由所部三个集团军把守:东段,绛县至横岭关,由刘茂恩的第14集团军驻守;中段,闻喜、夏县一带,由曾万钟的第五集团军驻守;西段,平陆一带,由孙蔚如的第四集团军驻守。

  卫立煌率领全军二十六万人马,依托中条山山势构筑坚固阵地,经过两年多的苦心经营,把诺大个中条山变成一座坚固的城堡。曰军曾先后八次大举进攻中条山,企图打开这道黄河北岸的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