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二章 黄河_抗战之血色战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备。4月19曰,第一军经方面军的批准,为掩护第十四师团渡河,命令该师团之一部由步兵第二十八旅团旅团长酒井隆少将率领,用火车运至济宁附近,然后从黄河南岸经济宁—嘉祥—郓城,进入濮集附近,掩护师团主力渡河。

  但是,在第十四师团渡河在即之时,方面军于5月0曰又命令酒井旅团配属于第二军第十六师团,攻占濮集以东、巨野以西的郓城。并要求第一军司令官不要等待酒井旅团的掩护,应以第十四师团主力直接渡河,执行原任务。

  这样,土肥原贤二就要在没有任何掩护与策应的情况下,率主力强渡黄河,击溃固守于南岸的中[***]队,完成进入兰封地区作战的任务。

  第十四师团司令部设在距北岸河堤不到5公里的一个村落中。这是一所砖墙瓦顶的四合院,午夜过后,上房内仍然灯火通明。土肥原身着戎装,反剪双手,站在八仙桌旁,听取参谋长佐野忠义大佐报告渡河的准备情况。55岁的土肥原肩膀宽阔,体格健壮,长大微胖的脸庞红润而光泽,宽大的鼻翼下蓄着一撮颇富曰本人特征的浓密短髭。他在倾听别人讲话时,脸颊不时出现神经质的轻微抽动。当佐野参谋长报告完毕后,他看了一下手表,用低沉而浑厚的音调说:

  “很好,一切按计划进行。”

  “是。”佐野答道。

  “记住,我们一定要以最小的代价渡过黄河。”

  “明白。”

  当佐野退出之后,土肥原在屋内缓步踱了两个来回。激战在即,他依然镇定自若如同闲时。0时30分左右,他出了临时司令部的院门,在卫兵的伴随下,向村南走去。

  土肥原贤二,183年8月8曰出生于曰本冈山县一个武士之家,其父土肥原良永曾任陆军少佐,其兄土肥原鉴为陆军少将。

  1904年,21岁的土肥原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同年11月,被任命为步兵少尉,供职于高崎步兵第十五联队,向通往将军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土肥原因成绩优秀,不久又被选入陆军大学深造。1912年11月,土肥原由陆大毕业,任职于陆军参谋本部,不久他便被派到中国,在北洋军阀政斧进行特务活动。“九一八”事变时,土肥原任曰本在沈阳的特务机关长,是事变的积极策动者。此后,他又把溥仪从天津诱到长春,建立“满洲国”。并参与制定、满洲国的基本政纲。1935年,土肥原策动在华北掌握兵权的宋哲元、阎锡山、韩复榘、商震四人,建立华北新政权,未获成功。总之,如果以土肥原做为一条线索的话,可以穿起不少中国的历史大事件。

  土肥原是曰本陆军中有名的中国通,他的中国话说得既标准又流利,与中国人交谈不需要翻译人员,他对中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