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一章 乱世大族悲末路_三国之问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宫,以至于天子蒙难。还有说是曹操暗中指示曹洪,派兵纵火烧死天子。甚至还有种说法,说是朝中忠臣趁乱将天子救出宫,故意放火制造假象。

  那么真相是什么?荀彧心里自有答案。在刘琮鹊起荆州、平江东吞益州灭汉中之后。可以说天子存在的必要性就越来越低了。当然这是指对曹操而言。那么对荀彧呢?

  荀彧作为臣子,私德堪称完美,但他更在乎的是世族门阀如日中天的乱世中,他所属的颍川荀氏能否在门阀序列中继续保有较高的地位,同时在这个乱世中压对筹码,不要像把筹码压在袁绍身上的豪族。官渡之后不是被灭就是被贬。

  当荀彧把家族利益放在首位的时候,就注定他已经站到汉室的对立面了。世家大族在经济上是“占山护泽”,兼并大量的土地经营庄园经济。而世家的庄园经济,跟朝廷的经济收入,完全是互相冲突此消彼长,老百姓就那么多,要么当自耕农交皇粮国税。要么当世家大族的佃农,忙时给世家交粮纳税,闲时是门阀的部曲私兵。

  如此一来,不管荀彧有多尽忠职守,站在皇室的角度,世家大族是喝着皇室的血壮大的,而世家也绝不希望皇室重新坐大。所以只要荀彧代表颍川荀氏,他就必然站在皇室的对立面,无论他内心想法如何。

  但是荀彧对曹操呢?虽然把家族的命运赌在了曹操身上,但荀彧也并非对曹操的所有政策都完全拥护。事实上,当曹操开始和荆州刘琮一样削弱世家大族,“整齐风俗”、“惟才是举”、“重豪强兼并之法”后,荀彧就意识到,曹操绝不会带领世家大族重走老路,因为曹操是个很强势的人,最为关键的,曹操有坚守想法的能力。

  实际上荀彧和曹操的关系,也绝非君臣那么简单,荀彧最早投奔袁绍,到后来转投曹操,并不仅仅因为曹操能力胜过袁绍,而是袁绍起家的班底,以河北的豪强大家为主,即使袁绍获胜,颍川荀氏在门阀中的地位并没有很大的提升,相反可能会被袁绍更为倚仗的河北世家门阀压制,比如袁绍帐下同样出自颍川的郭图、辛评,地位就不如出自河北的审配、田丰。

  当天下群雄并起,诸侯纷乱之时,荀彧或许还能够尽心竭力地为曹操出谋划策,但当各路诸侯纷纷陨落,曹操逐渐对世家大族显示出其强硬的一面后,荀彧还可能会像从前一样吗?

  此次曹操北伐刘备,将颍川和陈留的许多大族都迁往邺城,与其说是对世家大族的保护,毋宁说是另一种防范。

  在荀彧看来,荆州刘琮虽然也在打压世家大族,但手段非常隐蔽,除非有人跳出来造反,否则一般是不见血的。比如荆州新政之中,最可怕的一点,便是大力推广普及教育。

  世家大族之所以会成为皇权必须倚重的阶层,除了经济因素之外,便是因为世家大族对教育的重视。这一点和那些依仗武力趁势而起、败也速焉的豪强有着本质的不同。

  皇权统治离不开世家大族,正是因为世家大族重教育、出人才。可当这种对知识的垄断一旦打破,再加上官员选拔制度的破坏,对于世家大族的伤害,就是非常致命的了。

  这就是荀彧现在痛苦的根源。他不伤心于天子驾崩,皇权衰落,伤心的是在这个乱世之中,看到的是世家大族的末路……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