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七十六章 形势所逼_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如以前的土路了。

  关键就在于,这水泥用的少了。

  在大唐几次整治贪官污吏之后,还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当真是有一些地方上的官员不怕死,钻到了钱眼儿里面了。

  “石路乃是利民利国之事,怎可因为几个愚蠢之人,便成为了他们敛财的工具!”

  李承乾已经有了一些帝王气场,对于那些地方上的官员,也是痛恶不已。

  大唐现在的俸禄已经非常多了,除非是那些非常聪明有手段的商人,一场交易可以赚取很多钱财。

  大唐官员的俸禄随着官职以及贡献的高低,都要比一般的商人赚取的钱财要多啊!

  特别是现在整个航海所得的钱财,朝堂是占据了最大利益的既得者。

  就算是如此,竟然还有一些人在如此重要的工程上面贪污,当真是让人气愤不已。

  六部的一些官员,也对于这些地方上的官员感觉有一些无奈。

  “殿下啊,就像是那云县的县丞,本是贞观八年的秀才,在国子监入学半年,就去了云县。

  在云县五年,也是勤勤恳恳了。

  现在的云县听说有不少隐居山林的人都慢慢地走出来,人口也增加了不少。

  然后因为有着汉江,土地非常肥沃,这些年卖出去的粮食,让整个郡县都富裕起来。

  这也就慢慢地出现不少的富商,再加上,云县算是一个山城,通行并不是很便利。

  这铺设石路的时候,还加宽了官道。

  可谁知道,却出了这样的事情啊。”

  在石路铺设好了之后,朝廷就没有派遣人验收,还是县丞直接上了奏折,这才断定为完工。

  后来,国子监的学士和弘文馆的学士开始循着石路,找一些素材。

  结果就发现,云县的石路已经坑坑洼洼的了。

  再稍微一打听才知道,县丞竟然偷工减料,把水泥拿去给自己建造了一个非常好看的庄园。

  这些庄园还不是一个,而是好几个。

  全部都卖给了当地的一些富商,大赚了一笔。

  等到李承乾和这些大臣商讨完了之后,定下了决策,明日朝会上报,和解决的方法,这才散了会。

  “有些时日不见,你倒是晒黑了一些,却也多了一种好汉的气质。”

  李承乾亲自为李泰倒了一杯醉仙酿,嘴上却还是和以前一样,有什么说什么。

  李泰坦然道:“这还不是在海上风吹日晒的。”

  “既然如此,为何不回来帮助我?”李承乾问道。

  “大哥,你也知道,皇子到了年岁,是要离开长安去往封地的,一直在这长安,那不是帮你,而是害了你。

  再说了,我现在掌管着大唐的航海,其实也是在帮你,真要是别人的话,以后你就要忧心了。”

  李承乾叹了一口气,说道:“唉,这一点,我也知道。”

  其实李承乾想要说的是,自己很羡慕李泰现在的生活,只不过,这种话肯定是不能说出口的。

  而李泰想要说的却是,他并不想让父皇伤心,让母后痛心,也不想当年玄武门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那样的话,他会痛苦内疚一生。

  更知道,在大唐国师监国之下,他是不可能成功的。

  既然如此,还不如放弃,横行海上,做出另外一番功业,也不枉此生了。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