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五八三章 关中人的心态变化_晋末多少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王师的将士们,本来就不是为了效忠杜英一个人而战,杜英也不要求他们只知道听从自己的命令,甚至形成一种盲目崇拜。

  也正是因为知道杜英的确有其余的事情要做,所以新安公主才会任劳任怨帮着杜英把剩下的工作都做完了。

  既然知道杜英此举已经向世家们传达了“不要乱动白水关”的信号,那么疏雨现在的提问也是有理有据。

  杜英大概是等不来敌人了,那就只能是在等待“朋友”。

  杜英却摇了摇头:

  “只是说大多数的人已经因为余的行动而选择了继续观望和争取,也难以保证在剩下的人中,会有一些想要铤而走险的,不忍看着巴蜀各方就这么被余玩弄于股掌之中的。

  相比于那些余只要招招手就会摇尾乞怜的,余倒是对这些有可能还有胆量拼死一搏的人感兴趣。”

  “巴蜀世家之中还有这样有血性之人?”疏雨顿时提高警惕。

  不得不说,自杜英驻扎汉中之后,巴蜀各方表露出来的摇尾乞怜之姿态,已经让都督府太多的人放松了戒备,显然他们都认为,巴蜀中人不过如此,如杜英方才所言,招招手就会凑上来讨好,以求能够获得都督府的支持。

  这样的心态其实不局限在巴蜀一个方向上,随着关中日益强大,这种对外的排斥和蔑视也会越来越多,逐渐取代之前在弱小时的接纳和包容。

  此人心之常也。

  不过杜英倒是也没有打算横加干涉这样的心态,因为构成关中势力的仍然还是华夏民族。

  民族的友善和包容,是华夏民族自古以来的特征。

  敌人来了有猎枪,朋友来了有好酒。

  只要是真正想要虚心学习华夏文化、融入华夏文明的,从来都不会受到排斥,而那些只是想要借助华夏文化争名夺利、窃据大统的,则终究不可能在华夏立足。

  如今的关中也不过是从一个小小的、边缘的势力崛起,尚且还稚嫩,关中都督府中,上层的管理者们尚且有的还年纪轻轻、充满干劲但缺乏经验,就更不用说都督府的中下层官吏了。

  他们很容易因为个人的好恶和私人的恩怨而影响到他们对于是敌是友的判断,所以对于一些想要融入关中的不同阶级或者民族的人有排斥是情理之中的。

  但是当他们自己的生活逐渐稳定,恩怨也就随着富足的生活逐渐消弭,在关中新政下的华夏族群,也会更倾向于包容而不是排斥。

  一切都可以交给时间,因为这本来就是历史的必然,杜英在这其中,与其说是在改变什么,倒不如说是在推动什么。

  话说回来,正是因为受到目前关中这种逐渐弥散开的排斥和轻视外来人的思想风气影响,疏雨自然而然的也逐渐放松对巴蜀的戒备。

  杜英骤然把话题落在这上面,让负责安保工作的她顿时打起十二分精神。

  新安公主看这架势一时半会儿的也不用睡觉了,所以倒了两杯茶放到杜英和疏雨之间的桌案上,然后往杜英的腿上一枕,舒舒服服的假寐。

  她今天已经超额完成了工作,自然不打算掺和这种讨论。

  拿起茶杯抿了一口,杜英缓缓说道:“无论是哪里,都不缺少忠义之士,只不过巴蜀中人,在之前大司马入蜀的时候,无所动作,在后来周抚掌管刺史府的时候,也无所动作。”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