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四三九章 识趣的宗教司三人_晋末多少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关中的时候,可谓是一直不假颜色,让他们总觉得王猛对他们有意见——关键是每一次王猛提出的建议都能一针见血,让他们想要反驳也找不到说辞,只能唯唯诺诺的认下了——万万没想到,王猛竟然会愿意为他们在都督面前美言。

  之前当真是错怪了王景略,想来他在关中的时候也是不想和大家太过亲熟,从而避免一些质疑声音吧?

  “都是王刺史指挥有方,我等不过只是量力而为罢了。”司马恬赶忙回答。

  受了王猛的这等恩情,当然得抓紧也为王猛美言两句。

  杜英把司马恬的这点儿小心思尽收眼底。

  师兄早就已经把这些人的性情和做事习惯详细介绍过,所以杜英现在只不过是开卷考试而已:

  “余听闻现在道家教派已经建立起来,并且在终南山下开观招生,可有此事?”

  郗愔当即上前一步:

  “回都督,按照昔日都督之点拨,立‘全真教’之名,招纳天下有识之士,也得益于关中和梁州素来是道家之地,昔年香火鼎盛之道观不计其数,所以还是有很多信众的。

  想来可以很快就建设成和江左五斗米道、天师道分庭抗礼之教派。”

  五斗米道本来就是以汉中为根基的,在关中也曾经大行其道,所以郗愔有信心并不是吹牛。

  杜英心中有数了,又看向法洁和尚。

  “阿弥陀佛。”法洁和尚高宣一声法号,“贫僧入关之后,巡游各处,发现关中佛家本就寥寥可数,历经战乱后更是寺庙荒废,有一些小寺庙,根本不通佛法,乃是心怀鬼胎之人招摇撞骗之所为,如今贫僧已拜托各地郡守协助清扫。

  我佛慈悲,普度众生,奈何佛光煊赫,不照关中久矣······”

  “余以为,也不是什么坏事。”郗愔嘟囔一声。

  法洁和尚顿时面露嗔色:

  “我佛······”

  “佛曰,不嗔怒,不埋怨。”郗愔当即回怼,根本不让老和尚开始吟唱那他听得半懂不懂的佛经。

  法洁和尚反倒是露出了和蔼的笑容:

  “清静无为,不争不抢不贪念,此非只佛家之善也。”

  郗愔登时闭上了嘴,自己再有抢地盘的意思,反倒就不符合“清静无为”的教义了,属于自己打自己的脸。

  司马恬也对着杜英露出无奈的神色,显然表示自己的这两个手下不但都不是省油的灯,而且利益相悖,所以平时自己能够约束的了他们,却也很难阻挡他们有这种小口角。

  总是要有渠道来宣泄不满的。

  杜英笑了笑,表示理解。

  司马恬能够统筹管理,但是又不能完全管得了他们,郗愔和法洁和尚会有小打小闹,但是还是识大体的。

  这本来就是杜英想要的局面。

  既能够防止司马恬在宗教之事上一言九鼎,又能够防止佛家或者道教一家独大。

  当然,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连那老和尚都不是省油的灯,自然也明白杜英的期望,所以他们的所作所为又何尝不是在迎合杜英的需求?

  “西域那边的佛教呢?”杜英直接开口问道,懒得再看他们在这里拉扯。

  法洁和尚沉声说道:

  “西域佛教之前一直想要进入中原,却苦于道路断绝,如今丝绸之路有重开之意,已经有一些僧侣进入关中。

  贫僧认为,为了防止这些僧侣胡乱传教,应当将他们纳入宗教司管辖之下,按照关中之所需,安顿在不同的寺庙。”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