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三六九章 青州吴郡隔山海_晋末多少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杜英不忍心打击他,当年的吴越鱼米之乡还是蛮瘴之地,而现在反倒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导致北方出现长期的冰封,南方则天气没有那么炎热、适合于居住,所以财富人力向南方流淌,本来就是必然,这不是在本地大力发展海盐等产业就能够挽回的。

  不过如果荀羡采取这样的措施,也的确能够降低人才外流的速度,然而最终也没有办法改变整个事实。

  杜英的沉默,让荀羡回过味来,他霍然回首,打量着杜英:

  “仲渊,尔且明言,这样其实也起不到多少作用,是也不是?”

  杜英微微颔首:

  “在江左,同样劳动一天,所能获得的收益要远大于在青州劳动一天,所以除非是安土重迁、思想守旧之人,否则一定会想办法南下。

  在乱世之中,这样的人本来就处于少数,不是么?”

  现在青州的这些百姓,也多半已经不是土生土长的青州人了,上一批青州人早就已经四处逃散,这其中就有出身北海王氏的王猛。如今的青州百姓,多半都是从北方逃来的。

  所以这意味着他们对于脚下这一片暂时立足的土地也不见得会有多少好感,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们也会倾向于继续向南跑路。

  荀羡颓然坐下,喃喃叹道:

  “这世道······青州吴郡隔山海,却仍然不能阻挡他们南下,不,我只是想要挽留他们······

  这大好的河山啊,不能因为现在是满目疮痍就拱手让人,不能因为南方有更多的机会就纷纷逃散······

  仲渊,我不愿,也不忍见此啊!”

  杜英微笑道:

  “所以现在我们的确有一些方式能够继续减缓这种注定了的变化,既然没有办法阻挡百姓南下,那么我们就只能开源了。”

  “通商,和北方通商!”荀羡突然反应过来。

  青州百姓想要南下江南,北方幽燕的百姓又想要南下青州,拿青州做跳板,所以青州就可以借此机会截留一部分百姓,哪怕他们只是在青州短暂的歇脚和停留,为了赚取路费而在青州的工坊和商铺之中务工,那也能够为青州创造不少财富。

  杜英应道:

  “是也,和河北通商,和渤海通商,同时暗中鼓励这些地方的百姓南来。

  其一,现在的河北世家和渤海世家分别站在鲜卑人朝廷中的两方,这就意味着他们也会倾向于获取更多的财富物资来支持自己的主上,以青州为跳板和江左建立商贸通道,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现在和关中的通商想来也已经让他们尝到了甜头。

  其二呢,之前慕容儁南下侵略,大肆征调民众,已经引起了民间愤慨,所以现在有南下的机会,百姓不会放过,而世家担心引起滔滔民怨,又如何敢阻拦?

  更何况在现在这么一个各自站队的时候,世家们既不能容许自己麾下乱起来,而且也不会介意通过这种方式排除自己麾下的不稳定之人。”

  荀羡皱了皱眉:

  “仲渊所言在理,但是那河北、渤海等世家,多半也都苟延残喘几代人,现在甚至还有借助鲜卑人重新飞黄腾达之态,又岂是那么容易好相处的?”

  杜英轻笑道:

  “看来令则兄对于此次邺城之乱的前因后果,还缺少认知啊。”

  荀羡愣了愣,旋即震惊的伸手指了指杜英:

  “莫非是你······”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