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三六四章 胡人,不只在青州_晋末多少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算无情的拆穿他。

  毕竟荀羡在这个草创的联盟之中处于弱势的一方,所以他想要通过这种方式告知盟友自己的强大,也在意料之中。

  但杜英还是忍不住打击一下:

  “令则兄素来与鲜卑人为敌,知其行军征伐之道,然令则兄此次北上,恐怕敌人并非只从正面而来。”

  荀羡挑了挑眉:

  “敌人?还有谁是敌人,又从何而来?”

  杜英和谢奕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当然没有傻到认为荀羡真的一点儿ZZ嗅觉都没有,哪怕他身在边境战场。

  这是世家子弟的本能,荀羡必然也不缺。

  那么荀羡发出这样的疑问,就是在表明自己现在的立场,他仍然认为自己是朝廷的一方都督、代天牧民,所以也不会和朝廷出现正面冲突。

  杜英的这个问题,无非是想说,朝廷有可能在背后捅刀子而已,但是在荀羡看来,只要自己摆出和朝廷合作的姿态,朝廷也必然不会四面树敌——现在朝廷所面临的敌人也不少,总不能把所有的封疆大吏都逼反了吧?

  因而荀羡虽然乐意和杜英合作,但也不会拒绝听从朝廷的命令,只要这其中不矛盾的话。

  而只要杜英不插手青州方向的战事,关中王师不出现在青州,又为什么会矛盾呢?

  朝廷自没有可能调青州的兵马,去进攻关中的兵马。

  如果朝廷真的会这般犯糊涂的话,那荀羡自也可以选择没有收到这条命令。

  乱世嘛,路上不太平,斥候出现一些意外也在情理之中。

  荀羡的有恃无恐,让杜英哂笑:

  “不只是朝廷,还有胡人,胡人不止在我们的前方。”

  荀羡登时脸色微变,皱了皱眉说道:

  “朝廷还想要让慕容虔北上?”

  “朝廷可战之兵有几何?”杜英径直问道。

  荀羡犹豫了一下:

  “若北伐,无外乎大司马。”

  “可朝廷欲使大司马立下此等大功邪?”杜英反问,“朝廷容不下余,可容得下大司马?”

  杜英是方镇,朝廷一直都是秉持着能打压绝不支持的态度。

  桓温是方镇,固然这个方镇野心勃勃,但是朝廷好像从一开始就一直小心提防着,所以桓温会对朝廷没有半点儿好感也在情理之中。

  而杜英现在好似在说着方镇于朝廷心中的地位,又好似正是在提醒荀羡,同样身为方镇,荀羡手中的兵力虽然不多,而且治下土地又多在战火之中,可是······

  当初杜英在关中,桓温入巴蜀,所面临的情况,可又比现在更好?

  如果此次荀羡拿下青州,顿时坐拥青徐淮上,那么朝廷一样会和忌惮杜英和桓温一样忌惮荀羡。

  荀羡微微皱眉,虽然明知如此,但是也难免心里不是滋味,毕竟他在徐州厮杀,自诩未有负国之处,可是转念一想,杜仲渊和桓元子,难道在最开始就一门心思想要造反么?

  无外乎位高权重而朝廷猜忌罢了。

  当然,荀羡的内心想法,杜英和桓温不知道,若是二人知道荀羡在心中有此一问,大概会笑着拍拍他的肩膀:

  其实我们本来就是反贼的。

  “朝廷不用大司马,却意欲北伐而争功,兵从何来?”荀羡讷讷反问。

  杜英看着他:

  “令则兄其实已经知道答案了,不是么?”

  “和鲜卑人并肩作战······当真荒唐。”荀羡狠狠的一捶沙盘,他接着攥紧拳头,环顾周围。

  大概是想要找到一个人打一顿。

  但是杜英和谢奕显然又不合适。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