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三章 文字_大唐之系统骗我在西游世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们所苦苦追寻的盛世,竟然是变成蛮夷盛世!”

  “而你褚遂良,口口声声,说是对不起的祖宗,究竟是哪门子的祖宗?”

  “是蛮夷吗?”

  陆然的这话,像是一道惊雷,将满朝的文武大臣,震的东倒西歪。

  未来不可知。

  人们对于现在不满的时候,往往就会怀念过去的美好。

  三代之治,就是这样一个寄托,寄托了对夏商周,这三个远古理想社会的美好祝愿。

  春秋时期。孔子在《论语》中称赞夏商周三代是“直道而行”。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说的就是礼法在三代之间的传承。

  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而礼仪,便是封建社会统治的基础。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逮也,而有志焉。”

  “周鉴于三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无论是《礼记》,还是《论语》,都记载了孔子对于三代礼法的推崇。

  因此,因循和弘扬三代治国之道便成了绝大多数文人的志向。

  三代之治一直是理想社会模式的典范,是后人治世学习的榜样。

  现在,竟然因为区区一片龙骨,就将这些人的理想扫进了灰尘之中,这让人如何忍受?

  就算是寒门子弟,也不能容忍,这种对于美好理想的践踏。

  这些人不敢将愤怒宣泄在仙人身上,目光齐齐瞪向了殿中,捧着龙骨小太监。

  恨不得冲上去,吃了他。

  秘书少监虞世南,掌管古今图籍、国史实录、天文历数。

  更是不能忍受这种羞辱。

  夏商周三代,距离现在太过遥远。

  流传下来,最古老的文字,也只有钟鼎文。

  这还是因为,这种文字,是刻在钟鼎,这种礼器之上,才能流传下来的。

  可现在,随便拿一张龙骨的残片,就说是殷商文字。

  这种事儿,谁敢相信?

  虞世南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极为刚烈。

  他之前就对褚遂良装死的样子不满。

  这个时候,被“蛮夷”之词迁怒,就更加的不满了。

  他将手中的笏板插在腰间,径直走到大殿的中间,一把夺过小太监手中的龙骨,大袖直接甩到了褚遂良的身上,愤愤的骂道。

  “巧言令色,不知所谓,还不给我退下!”

  骂完之后,这才将龙骨凑到眼前,仔细的查看上面的文字。

  好一会儿之后,这才神色郁郁的问道。

  “微臣愚钝,不识其上文字。”

  “帝君既然说了,这是殷商文字,那可否告诉微臣,这片龙骨之上,写的究竟是什么?”

  陆然既然敢将甲骨文拿出来,自然是做过功课的。

  见虞世南发问,他也不推脱,直接了当的说道。

  “甲寅卜,王曰贞,翌乙卯其田亡灾于谷。”

  虞世南听完之后,心中一惊。

  这句话,说的是,甲寅这天占卜,王卜问“第二天也就是乙卯这天在山谷那里打猎不会有灾祸吧?”

  虽然殷商的文字,没有流传下来,可西周,有不少的典籍传下。

  传说中,殷商之人,好鬼神,凡行事之前,都有占卜。

  这片龙骨上面写的事,竟然也是占卜的事儿!

  就算是造假,这也是下过功夫的。

  虞世南脸色一变,声音有些发颤的问道。

  “自古而今,伪造先代典籍的事情,屡见不鲜。”

  “如今,这殷商文字,只有帝君手中的这一片。”

  “帝君要如何才能让天下人相信,此物,不是伪物?”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