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1章 变革_山河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预警距离需要更大的雷达,而大型雷达则需要大型飞机,但装数十吨重的雷达装在飞机上,显然不太现实,最终北方航空选择了飞艇,相比于飞机,飞艇的体积更为庞大,而且滞空时间可以长达数十个小时,甚至上百个小时,为了解决大型飞艇的技术问题,航空研究所选择了同德国进行合作,从而制造了这艘“---A型飞艇”。

  在其成功试飞后,军事情报处亦看到了飞艇的潜力,面对加装雷达后剩余的十数吨“有效吨位”,军事情报外选择在驾驶舱后方的前舱设置“电子侦听站”,用于对战场电子信号进行侦测,不仅可对敌军指挥所位置进行侦测,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可以截获更多的战场上信息,对其进行破解,从而有效的掌握其动向,如有必要的话,亦可实施定向的电子强波干扰,以压制对方的通讯——这一技术,山东攻势时曾进行过试验。

  这是“天眼”第一次飞离邯彰,表面上“天眼”不过只是一艘飞艇,但实际上,配置部队却高达近三千人,无论是它的指挥官,亦或是士兵,或许全感慨于这支部队即便是一个一等兵也是中学生,但谁也没有想到——这是世界上第一支电子站部队。

  在浮空基地开始设立的同时,飞艇已经缓缓的升至千米高空,艇内的设备操作人员亦开始对各类电子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而在盆内地,一条简易的野战跑道上,四架“Y一2”运输机及十二架战斗机停于跑道边,这些战斗机是飞艇的保护部队,至于那四架运输机则是电子干扰机,它们可以在战场上,针对敌军的电台波断实施强波断干扰。

  “哒……”

  几乎是在电台刚一调至对应的波断——前线电台部队测得的苏军通讯波断内,自动收报机便立即响了起来,指宽的电报条文随之吐出,这些电报条文都是经过加密的,在电报接收的同时,一名军官走到收报机前,他拿着电报条文,仔细看了一下,在确定是苏军一级军事密电的规则后,立即对旁机命令道。

  “立即将电报进行双重加密,发往“黑室”。”

  黑室是调查局与军事情报处共享的“无线电活动中心”的别称,那里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苏军的电报加以破译,再由参谋部针对这一情报作出相应的反应,在“夏季攻势”时,通过对日军密电的破译,六战区参谋部对日军情报的掌握,甚至不逊于北平的日军司令部。

  在战争中,情报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战役的胜负,而无论敌我双方参谋人员在制定计划时,无不是根据业已掌握的情报,有针对性的制定并修整着计划,当华北集群与苏蒙军的视线都盯上达里冈爱的时候,远在北平城内铁狮子胡同的作战地图室内,一个大型沙盘上,却清楚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