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6章 日本?中国的机会_山河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抓住机会为中心的投机主义以及冒险主义于日本来说,根本就是的如影相随的,完全刻入了他所有的战略计划之中,以这份《国防国策大纲》而言,日本把美苏列为最危险的假想敌,同时把中国和英国列为次要的假想敌。这样就涵盖了日本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表面上,看似有石原的稳扎稳打在里面,但在另一方面却又充分反映出日本扩张过程中的机会主义态度。而就现在的国际局势演变来看,在国际上似乎确实有这样的机会。”

  “确实如此!”

  点点头,了解历史走向的管明棠出言赞同道。

  “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慕尼黑条约的签定,无不在表明德国已经走向了再次扩张之路,而英法的绥靖政策,祸水东引政策,促成了这一切,但希特勒是绝不可能满足于此的中,我个人预计在今明两年内,欧洲一定会爆发大战!”

  “对,先生,这就是机会!”

  主任的赞同让李璜整个人都变得激动起来。

  “在“77事变”前,欧洲对世界大战再次爆发的担心,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盛行;苏联虽然已经越来越强大,但是尚未彻底摆脱国际孤立地位。所以日本意识到这是它在中国采取冒险政策的好机会,因为受困了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的逼人列强不可能为了中国而对日本采取行动,正如民四年,日本威逼中国签订二十一条一般,那时,日本的肌肉尚不丰满,所以不能完全借助武力解决问题,而这一次,日本却孤注一掷。而这正是石原所反对的!……当“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虽然日本迅速占领了中国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最富饶的城市,并且还封锁了中国全部的海岸线,但与六年前入侵东北不同的是,中国并没有就此屈服。日本军队发现,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交通系统、经济结构既分散又落后,使得日军无法通过一两次决定性的战役将中国彻底击败。而要想完全征服中国,对于日本来说则是力所不能及的,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中国本身的资源尚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道路、也力、机械、基础设施都不支持日本快速攫取资源“收回成本”。占领区的中国民众也首次表现出了全民范围内的不合作,甚至进行大规模的武装抵抗,而中国在日本全面入侵的催化下,迅速从中古国家状态向近代民族国家状态演变,同时,我国的军事抵抗不断加强。由于这些方面的原因,日本无法在中国通过以战养战的方式持续扩张。相反,这场战争在不断消耗日本有限的国力储备。”

  将自己的茶杯、杯盖、杯碟分置于茶几上,李璜又继续说道。

  “自甲午战争以来,日本的三环战略第一次卡壳。工业化、军事扩张和资源掠夺,这三者中任何一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