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章 徐闻热带农场_山河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熟的自然环境,对“千粒穗”品系进行进一步育种,为将来的推广繁育良种,当然,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借助这里复杂而且昂贵的设备,进行进一步的育种试验。

  一大清早,又一次,丁颖来到了育种田内,看着那些金灿灿的稻穗,他的脸上带着些许喜色,从“中山1号”育成,再到及其衍生品种“中山白”、“中山红”、“包胎矮”先后育成,以及在国内推广,再到现在“千粒穗”的育种成功,他就坚信相比于“纯种育种”杂交更肯优势。

  “勤逸,你知道,我为什么坚持杂交育种?”

  看着跟在身边的胡治涛,这个助手和他身边的学生不同,他是河南人,毕业于国立中悳央大学农学院,作为北方人,他甚至都没有种过水稻,但是去年大学毕业后他却背着包从南京来到了广州,然后来拜访他,那时“千粒穗”刚刚繁育成功,而徐闻农作研究所邀请其于农作研究所设立育种场,于是胡治涛便成了他的助手,常驻于徐闻。

  当初他曾对这个“不喜吃米”的助手很是好奇,好奇他为什么不喜吃米,却研究水稻,而他的回答很简单,研究小麦他比不过鲍文奎,鲍文奎在邯彰以“金大系列良种”为基础选育的小麦良种,目前已经开始在山西、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推广,而水稻纯种育种,在苏浙亦有数十位专家学者从事这一类研究,且收获颇丰,唯有杂交水稻是新兴育种,且是中国人开创的育种体系,所以,他才选择了这里,而更为重要的一点,现在北方的农业成功证明了杂交的优势,而相比于北方,食米的南方人口更多,对于良种的需求更为迫切。

  对于他的功利心,丁颖并不排斥,甚至在他看来,这种功利心反倒能促成他在这个事业中取得更多的成绩。

  ““中山一号”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野生稻血缘的品种,他综合了栽培稻与野生稻的优良特点,产量量、长势旺盛,对寒害、热害以及不良土壤的抵抗力强,相比于纯种稻,抗恶劣环境、耐病害的优势,就是最基本的增产优势,而且其相较于普通稻种增产30%,较之纯种育种稻虽未增加,但在相同的恶劣环境下,纯种育种稻会减产20ˉ30%,甚至更高,而中山一号品系,减少低于10%……,

  在稻田间,胡治涛站起身体回答着丁颖的话,

  “对,也就是从“中山一号”开始,我意识到野生稻可以用于改良栽培稻,只要克服其不良特性,就可以获得一些新的优良品系,不过……”

  “不过也有一些不足”

  指着面前的“千粒穗”,胡治涛笑说道。

  “它米粒的光洁与透明度更高,而且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更高,但是其米饭的口喊有些粗糙,与一般由赤米育成的品种相近,原因可能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