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章 选择_山河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断制度的完善,文官选拔和奖惩机制的建立,公开透过的财政制造、完善的监督体系,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官员腐化的机会,对于那些制度李树春曾研究过,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因为有一些制度却是他们学不来的。

  “邯彰乡建的成功,一是缘自于制度,二则是缘自于干部培训”

  在李树春的面前,管明棠显得极为坦然。

  “有了制度上的严谨,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毕竟孬和尚把经念歪的事情,并不少见,所以,在村治实施之前,我们建立了乡村建设学校,培养了大批的乡建干部,即便是现在,每年仍然不断的培养着干部……而在干部的选拔中,我们倾向于选择富农家庭的子弟进入乡建学校,一来是因为地主家庭子弟,更倾向于就读其它高等学校,二则是因为地方施政的需要”

  “哦?”

  这倒是李树春在这次考察中没有注意到的事情,这有什么区别吗?

  “在乡村,富农大都是本地的种地能手,他们的父母在村间享有普遍的尊敬,这有利于他们将来的乡村管理,而在另一方面呢?则是因为千百年来,政垩府都是依靠士绅,也就是地主制理乡村,而现代城市的发展又使得大量的地主远离乡村,迁往城市,这似乎是发展的必然,所以呢,在乡村,我们必须要更加依赖富农……”

  听取着管明棠的解释,李树春听得极为认真,他甚至拿出笔在那里作着记录,他知道,此时管明棠和他说的话,有许多都是不曾告诉外界的,同样也是外界无法获知的,甚至可以说,这是邯彰乡建能够成功的根本。

  “而在乡一级的民意代表的选举上,地主又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绝大多数地主家庭在本地,都有着少则一两代人,多则数代人的声望积累,与富农不同,富农的声望集中于一村,至多两三村,而地主的声望却在一乡得到普遍认同,所以,他们往往更容易被选任为乡级的民意代表,而在农村就形成了一种局面,村长或者合作社主任,都是由富农子弟出任,而行事乡政监督的民意代表,又大都为地主”

  地主、富农,看似没有什么区别的两个群体,在记录本上特意将此加以注明,在李树春看来,管明棠既然特意强调两者的不同,肯定有他的用意,在管明棠稍作沉默时,李树春似乎明白了他的用意,将手中的记录本一合,他看着管明棠说道。

  “哲勤,你的用意,是不是借助两者利益的不同,形成政垩府对乡村的有效控制,乡长是政垩府委任的,而他们都是民众选举的,这样话,乡长就可以在民意代表和合作社主任或者村长之间协调管理”

  赞赏的看着李树春,管明棠笑了笑。

  “合作社主任或者村长是本社或本村村民选举,民意代表则是全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