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章 科技的未来_山河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罗斯购进的并不是成套技术,而是大量的技术资料以及学术资料,而研究所必须要根据这些技术资料、学术论文进行充分研究之后,才有可能完成其工业化生产,从而完成了技术吸收,进而在此基础上实现技术突破与发展。

  而在另一方面,现在公司研究机垩构的创新能力,在管明棠看来,应该算是非常杰出的,许多产品的研发,只是依靠了后世的技术作为基础支持,而公司则通过对这些技术基础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产品,并推上市场。

  但在满意的同意,对于现在公司的科学体系,管明棠依然有些不满,而最大的不满是,他无法像过去一样,直接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干涉”、“影响”科学研发的重点项目——比如电子以及国防项目的研究。

  “要想个办法,重新把自己的影响施展开来!”

  沉吟着,管明棠的手指轻击着桌面,科学发展规划非常重要,几年前制定的那份笼统的发展规划,只不过是指明了一个方向,过去自己或许可以把心思用在如何引领公司吸收后世的技术,但现在,自己更多的时间是耗费在专员公署。

  如果才能缓解这种矛盾呢?

  对于管明棠来说,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对科技方向的把握上,这意味着他需要一个机垩构去进行这种工作,如此一来,他只需要制定一个大至的框架,而相应的机械就会负责起一切具体性的事物工作。

  正如同现在专员公署的运作模式一般,专员公署的工作不仅仅是依靠各个科室,更依赖一个个委员会,正是那些委员会负责推进所有的具体事物工作。

  “要有所重点,要有所突破!”

  手指轻击着桌面,管明棠的眼前突然一亮,稍沉思片刻,他拿起了桌上的电话。

  “喂,仲民,你进来一下!”

  在李直民进入办公室后,管明棠先请他坐下来,然后笑着说道。

  “仲民,有一件事,我希望你能帮我办一下!”

  作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垩家,中垩国严重欧美日等国提供的从日常消费品到工业原料直到机械设备的各类工业制成品,而这又使得许多国内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中垩国欲寻求进步,必须发展工业,而发展工业必须依靠人才,从师荑长技开始,中垩国便开始向西方学习垩现代科学,从晚清直至民国每三个中垩国留学垩生中,就有一个是学习垩工科的,而每五个中垩国大学垩生中就有一个是工科生,尽管他们在国外学习垩了现代科学知识,但受限于落后的工业,其所学大都未能发挥作用。

  而从民国二十二年开始,一切似乎都改变了,随着北方公司新区的创办,一座座工厂、研究所的建立,一夜之间,原本只存在于理论上的学识,开始转化为工业产品,科学研究从没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