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6章 捐纳之争_山河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的行政和财政力量设计、建设了大量的灌溉水利设施,并直接或由其下属机构负责灌溉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就像现在各县成立的“水利灌溉委员会……””

  听着白子新的讲述,管明棠则不时的点着头,虽说未来灌溉将以灌溉合作组为主,但在另一方面,灌溉基础设施却是要靠政府去修建去维护,而成立“水利灌溉委员会”则就是基于这一原因,尽管管明棠明白依靠长官意志和行政集权的管理方式往往暴露出管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行事拖沓等弊端,面对成千上万用水者的需求,难以提供高效、细致和令人满意的服务,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

  “第二点就是政府管理成本偏高,财政投入不堪重负,以去年兴修水利工程为例,四十万民团,按照一天一人O。13元的伙食费,每天支出高达五万余元,年年如此,专区财政可以负担吗?而且从今年起,不仅有水利工程的修建,还有诸如维修和日常管理……”

  白子新的“警告”让管明棠想到后世的水利工程,由政府部门管理的多环节和低效率导致管理成本居高不下,超出了公共财政体制下政府应该支付的成本。同时,无限制的投入使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负担,正因如此,才会有后来一刀切的市场化,而市场化的同时,作为一个存在有大量“亢员”的行政机构,直接导致了水利站运营成本高,而运营成本又加在了农民用水上,正是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了大中型水利设施无法发挥其作用。

  最终,在政府的主导下,专区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兴建的水利设施,将会如后世的水利设施修建、运营一般陷入“财政补贴不足管理低效一设施恶化一资金短缺……”的恶性循环之中,自己只不过是在复制着一个“失败的典范”可除此之外,自己还有什么样的选择呢?以兴修水利工程行以动员民团,检验动员的实质,这一切看似是如此的“完美”,可现在呢?双重目标却只实现了一半。

  沉默着管明棠将视线投向白子新,这正是自己请白子新过来的原因,他指出了问题,同样也应该有解决的办法。

  “那么,白同学,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分离!”

  面对先生的问题,白子新吐出两个字来。

  “将专区的水利建设与运营完全分离开,政府负责修建水利设施,再由信用社成立专门公司,负责对灌溉设施进行改进、扩建,并通过提供灌溉和工程服务获取合理的利润……”

  在白子新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管明棠的眉头微微一皱,这个建议在后世并不陌生,灌溉设施的公共资源的特点,使得只能由政府组织修建立,而运营则交给企业负责,这样企业只需要承担商业风险而非资本风险,而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