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8章 幸福之后的可惜_山河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咱们完成了设计!”

  十几分钟后,石志仁、尚应才等人拿着几个图纸盒朝路政司走去时候,即便是别人不会,他们也会主动的和别人说道着,他们向杨帮办汇报好消息——机车设计工作业已完成!他们这个设计组完成了全部的设计任务,从图纸到制造流程等等。

  一时间,整个铁道部都震惊了,在石志仁、尚应才一行人朝路政司走去的时候,更多的人也跟着去看热闹了,甚至就连同铁道部的几名外国专家,也跟着过去了,他们想在第一时间,去“看看”中国人自行设计的机车,准确的来说,是想鸡蛋里找骨头,当初正数他们最为反对自行设计。

  民国28年,铁道部为贯通粤汉铁路全线,决定在湖南株洲和广东韶关之间修筑铁路,完成湘粤铁路广州一韶关段和长沙一株洲段的接轨工程,与湘鄂铁路连成一体。为此成立了粤汉铁路株韶工程局,并向英国政府筹借中英庚子赔款,用于工程施工、购置机车车辆及其他器材设备。民国22年签订了贷款协议后,筑路工程的进展比较顺利,但是在选购机车的问题上却遇到了困难。

  之所以遇到了困难,原因非常简单,因为粤汉铁路是我国南北交通运输干线,运量大、运距长,还要翻越南岭山脉,需要使用大功率机车作为牵引动力。可是,粤汉铁路各段,分别由广东、湖南、湖北三省集资修建,施工时间从清末到北洋,可谓是有先后,而且工程标准不一致,和国外相近铁路比较,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其线路和桥梁承载能力低。而国外大型蒸汽机车的功率虽大,但其动轮轴重都超过了粤汉铁路线桥的承载能力,而动轮轴重较轻的机车又因功率偏小,不能满足运输需要,因而都不适用。

  面对这样一个难题,铁道部的外国专家建议先购进动轮轴重较轻的机车,通过合理的班次设计,增加通行班次,从而解决运力,但这不仅意味着需要增加更多的铁路建设费用,同时还需要采购更多相对落后的机车,而且还需要与国外机车制造商协调,设计一种适合粤汉铁路的机车,而如此一来重复性的投资、浪费性的支出,高达到上千万元,这显然不符合中国的经济条件。

  而当时刚刚进入铁道部工作,正在铁道部路政司技术标准委员会工作的应尚才,则在会议上建议自力更生,自行设计一种适合我国铁路运输需要的大型蒸汽机车,按照他提出的建议,这种机车不仅能满足粤汉铁路的需要,同时也适合中国铁路复杂的路况标准,只不过他的建议被铁路部的部分官员和外国专家认为是“异想天来”,最终,他是在路政司帮办杨毅的支持下承担了这项任务。

  而现在,之所以拿着部分说明图纸去路政司,就是为了告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