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1章 昨日英雄今落魄_山河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便成了“难民营”。

  开始时,只是六七千官兵,后来不少官兵眷属都找到了关内,也跟着他们在这不是难民营的难民营中过活着,这是一个没水没电几乎也没路的荒山,一切从头开始。初时大家是依着树搭着油纸棚,一个棚住四五个人,再后来,春晌后,他们便买来麦草、竹竿,在这山上搭起了草棚子,也算是有了落脚的地方。

  人聚多了,有一个好处,当局自然要加些照顾,对这些人,当局只能以“入关难民”加以照料,红十字、红万字会每天都会送来一些粮食,当然粮食是按人头算,每隔一天,红十字会、红万字会运送杂粮面过来的时候,汽笛一响,赤脚的孩子们就飞奔到山下,兴奋地喊着。

  “粮车来了!粮车来了!”

  大人则十人一组,每天两次,排队去领饭。饭领回来,坐下来同吃的却有十四、五个人,那没有饭票的,也是同乡同学同是天涯沦落,难民互相扶持。和一般难民营不一样,煤山难民营里头,真正的卧虎藏龙之地。

  随便看过去,在山路上扛着一袋面粉正迎面走下来的,可能就是一位营长,没准还是留学过日本陆士的,或许是一位老兵,没准还是当年还给那个大官当过卫兵。

  “粮车来了、粮车来了……”

  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大人们纷纷从山下的草棚子里走出来,他们的头上还带着当年让关内看着就冒汗的狗皮帽子,可那狗皮帽子的毛却都掉了不少,他们的身上,当年那板实的军装,这会早不知打上了多少补丁,若说还有什么是好的,恐怕就只剩下那脚上的铜钉军靴了,可那靴身上的泥渍却早就掩住了靴色,下山的人们慢慢的在两辆卡车下排成队,若是说他们和其它人有什么不同,恐怕就是排的队很整齐,绝对按秩序,不会有哄抢,也不会有混乱。

  “奶奶个熊,不是小米就是苞米棒子,这他娘的过去都是喂马的料子,这是把咱们当成牲口养啊!就是当牲口,也得管个饱不是!”

  领着玉米面的汉子叫嚷着,可手却是已经提上了装着盐粒的纸包,这盐一个星期才发一次。

  “嚷个熊,能吃个饱都不错了!”

  一声训斥从后方传来,那差不多六尺高的汉子叫嚷着刚一回头,头便是一缩,随后连用左手提着东西,立正、敬礼,好不利索。

  “长官!”

  “敬个熊,滚蛋……”

  披着件军呢大衣的中年人骂了声,然后继续排他的队,而在他前面的人,似乎早就习惯于此了,那大衣虽说有些破旧,可却也难掩中年人骨子里透出来的气质。

  “那是邵凌远,当年参战军在俄国护侨时受了伤,后来便在东北留下了,堂堂少将参谋,说裁就给裁了,听说9。18之后,他差点抽了主任一嘴巴子,骂的更难听,若不是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