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6章 纳税人_风雨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营田务来。枣阳这里地方偏僻,据下官所知,各大户家里的庄客,大多没有契约。只要榜文一贴出去,各家想回去缔结契约也难。无契约年限,只怕几个月间,各家庄客就都会离去。”

  杜中宵点了点头:“还是你说的实在。刚才这位史员外,东拉西扯,这些要害问题避过不谈。好似全天下都欠着他的,他一点过错没有,所以说的乱七八糟!”

  娄知县勉强笑笑。他本来想让这些大户跟杜中宵直接谈,自己不搀和进来,没想到最后还是不得不出面。这些大户员外,平时个个装模作样,一到做正事的时候,就一无是处。

  清清喉咙,娄知县又道:“运判刚才说,庄客走了,可以重新雇人。这一带地广人稀,到哪里雇人去?更不要说连自家庄客都去了营田务,别人又怎么会不去?实际雇不到人。说到底,还是在大户家里做庄客,为奴为仆,日子远不如到营田务去舒服。要想留住庄客,就让他们吃好穿好,娶妻生子,是要真金白银拿出来的。给庄客花钱,哪个肯?”

  杜中宵笑了笑:“说的有道理,接着说下去。”

  娄知县又道:“庄客是必然留不住的,官人说到卖田。其实没有办法,必须卖田。不然地没有人种去,交着赋税钱粮,多少家业几年也就掏空了。不过这个时候,田卖给谁去?一县里的大户,人人都急着把田卖出去,不说卖什么价钱,根本就没有人买。说别的都是虚的,下官请运判一件事,到了田卖不出去的时候,为地方着想,还请营田务把田买下来。价钱低没关系,县里的赋税钱粮总要有人交。”

  杜中宵点了点头:“知县,你话说的明白,可见心里也清楚。不错,要不了多少日子,枣阳这里田地想卖也卖不出去,只有营田务接手。外面闲田那么多,尽可以开垦,对营田务来说,接手本县的土地是花没必要的钱,救济地方。前些日子让你们清量土地,不知办得怎么样了?要是清量不清楚,这地只怕也不好卖。立国数十年,你们的田册清楚不清楚啊?”

  娄知县道:“县里无人,此事一直拖下来。现在营田务的人到了,一切就好办了。这几日请营田务派些人手,帮着把县里的土地丈量清楚。”

  杜中宵道:“可以。其实此事只有这样一个办法,其他的都是白费口舌。庄客要走,怪得谁来?如果你们有契约,衙门必然为你们做主,看哪个走得了!没有契约,不用说,税费也都没有交过了。连这么一点契约税你们都要偷逃,还敢说问心无愧!此事只怪你们自己,不要再生事端了!”

  娄知县点了点头。榜文一出来,县里所有的大户都着急上火,最关键的其实就是他们雇佣庄客,却没有契约。不要说衙门认可的,交过契约税的,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