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六章 转身开大,《赤伶》低_雪藏十年我考编,首剑先斩娱乐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浮动的空气,像是一处浩瀚的深海。

  端坐古琴前的陆泽,身着白衣,就像深海里的游鱼。

  重归安静的光景里,手指轻轻搭在琴弦的他,没有给观众们调整喘息的机会。

  声音低沉又带了些庄重的

  报出了第三首国风歌的歌名——

  “《赤伶》!”

  《赤伶》?

  这是什么歌?

  赤是哪个赤,伶......又是什么伶?

  很多人,在听到歌名的时候,其实是有些疑惑懵比的。

  因为没有字幕的缘故,他们很难从文字读音去判断这首歌中的“赤伶”,到底意指何物!

  好奇夹杂着期许,如同雾气,在深沉寂静的夜色里,缓缓升起。

  舞台右侧的古琴,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释放出独属于它的音色。

  “叮咚~”

  像是清泉在山间溅响,又像微风穿透窗棂的草纸。

  古韵,几乎是在一拨一弹间,就自然而然的流淌进了所有人的心里。

  悲凉的底色,在琴音从轻到重,由松散至连贯的过程中,就已被拨弹点缀了出来。

  那些从陆泽指间流淌出的厚重旋律,像是一幕被抬手拉开的大戏。

  短短十多秒的音符跃动里,竟让听众们听出了一种尘封历史重现,厚重岁月再回首般的特殊味道。

  一种让人瞬间沉默,有些肃穆,甚至有些怆然的复杂情绪,顷刻而起,久久......不息!

  全场的人声,悉数没去。

  强大的感染力,可见一斑!

  曲,悲凉清淡。

  不繁复、不刻意。

  只是轻轻的弹,慢慢的流淌。

  风,穿堂而过。

  不激烈、不呼啸。

  只是缓缓的吹,静静的回响。

  很多人,闭了眼。

  在这古琴带来的古韵里,乘着音符构成的航船,一点点的......朝后退去。

  十年、二十年、五十年、直至.......百年!

  最终,他们在缓缓低沉下去的琴音里,好像到了这样一个地方。

  古朴沧桑、逼仄肮脏。

  破碎的檐瓦长满了翠绿的青苔,垒起的高台空旷又苍凉。

  红木匾额,被雨水浸透的有些褪色。

  出将入相的标识,也被风沙侵蚀的有些模糊。

  这是

  “戏一折,水袖起落

  唱悲欢唱离合,无关我

  扇开合,锣鼓响又默

  戏中情戏外人,凭谁说”

  浅吟低叙的声音,带着穿透时光般的温雅。

  精心考究的歌词,并不是意向和典故的繁复堆砌。

  而是浑然天成的画面构建!

  声音,轻盈婉转。

  区别于此前的《一荤一素》和《蓝莲花》,有一点无奈、也有一点疲倦。

  有一些深沉,自然.......也很容易让人代入。

  四句词,出口一瞬。

  砖木结构的高台,到底是什么,观众们瞬间就懂了!

  是戏台!

  是水袖起落,唱尽悲欢离合的戏台!

  赤伶

  原来,这个伶,是戏子伶人的“伶”!

  只是这“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