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四章 鏖战星期天_重生之风起199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月11日星期日,7点过,杨舒力起床,洗漱后出门,在外面一个路边摊吃了两根油条和一碗豆浆。

  杨舒力还挺喜欢吃油条,嚼起来脆酥酥的,但油条是高油食品,只能偶尔吃一回,像今天就是一个机会。

  油条摊主是一对中年夫妇,男的主炸油条,女的舀豆浆和收钱,感觉他俩和杨升元、秦华玉的经历是一样的,大概率从厂里出来,最后干上路边摊营生。

  在人行道上行走,四处张望,走了一阵,终于看到一个打印复印店,刚刚开门,上前一问,可以收传真。

  从兜里掏出一个小纸条,上面有一个电话,用复印店里的电话拨通后,对面响起的是陈海的声音。

  “资料有点多,有点乱,你抓紧点,晚上我等你,就算写到12点我也等。”

  晚上12点!我到哪去找传真。

  这个方法也是陈海告诉他的,到街上找一个复印店接传真,写完后立即传真给他。

  他们希望明天就见报!

  这样就不会输,最多跟对手打平。

  如果打平,就要比拼稿子的内容,这就是他们要找作者来写的原因,作者处理稿子有经验,速度上有保证,而且文笔、架构都比编辑自己操刀要好。

  报社对特稿的最后截稿时间是凌晨两点,晚于这个时间就不能进厂印刷了。

  由于编辑还要处理稿件,还要录入和校对,杨舒力的稿子越早传过去越好,最晚不得超过晚上11点。

  这样的活,谁愿意接?

  那些一年赚几十万的资深作者不愿,杨舒力其实也不愿,但他不大好拒绝陈海,他基本上是陈海的最后希望,要是答应下来,和陈海这条线就能维持下去。

  另外,他听陈海一说,也有了斗志,要挑战一下自己。

  陈海也说了些好话,说这次找到杨舒力不是随便点卯,而是认为杨舒力能胜任这件事,写叶老师那篇稿子,陈海作为编辑,居然一字未改。

  他说,找不到改动的地方,最后,连一个标点符号都没动就送去录入了,当了这么多年编辑,还是第一次遇到。

  资料从传真机的开口处一页一页流出,各种内容加起来竟有30多页,杨舒力趁这个时间问店主什么时候关门。

  店主说一般晚上6、7点关门,但如果真的有急事,可以给他打电话,他就住附近,晚上12点以前都可以过来开门。

  杨舒力连声致谢。如果真这样麻烦店主,他一定会给补偿金。

  拿到资料,付完帐,赶紧往回走,一边走一边快速浏览资料。

  昨晚陈海讲了故事的大致轮廓,他也作了一点预案。

  回到家,已经9点10分。

  他准备花1个小时消化资料,然后写一个初稿,把各种要素写进去,有问题随时给陈海打电话。

  上午可以把初稿写出来,但不一定全部写出来,按照他的经验,写到6、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