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一章:侯楚关于海河的决心_四合院之客居的外乡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六十年代、就连七八十年代的农村,甚至城市,借粮这事一直伴随着当时人们的生活,直到九十年代这种现象才彻底湮没在历史长河汇总。

  举个例子,就在去年,有个老师不慎丢了四十斤粮票。他实在没办法,为了全家人的生路,只能舍下面子,写信给毕业几年的学生借粮食。

  其中有句话侯楚很清楚“集腋成裘,堆沙成塔”,估计是给不少学生写了信。

  现在是1963年8月3日,按北河省的农时,6月种好玉米,8月份有些地方还要种水稻,原本就怎么不够吃,更别说还遇到涨水的情况,最近可是关键时刻。

  不仅玉米和小麦,水稻也不耐淹,北河省还是农业大省,万一有啥影响导致了减产,可是能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的。

  想到这里,不仅是侯楚,就刚才还很乐观的王主任也开始忧心忡忡起来,只是想到街道有能人,才稍微松一口气,但愿侯楚说的事情能成吧,有一点是一点,手上有粮,心中才不慌。

  至于侯楚,他倒是挺乐观的,正视困难,去解决苦难才是做实事的态度。

  63年8月华北的确遇到了很大的降雨,四九城还好,严格来说算是上游,排几天水也排走了。

  至于北河省,还有当时归它管辖的天津因为地处下游,的确有些麻烦,特别是海河和它的旁系河流,因为一直没精力和钱去大规模整治,导致它们在8月份的降水中完全变成了个“问题放大器”。

  也就是在这次事件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整治海河,整修水利的重要性。

  于是痛定思痛,在63年后,组织了几十万人,少部分工程机械,持续了多年,断断续续的开工,终于在69年左右完成了第一次的水文、河道整治。

  花了这么大功夫,效果自然也很不错,69年后,海河等几条河流泛滥的次数明显变少,不少地区农业灌溉用水也因为这次得到了解决。

  就连后世,也沾了这次河道整治的光,新世纪很多灌溉、水利设施的基础部分都是当年留下来的,加以现代化改造的那种。

  只不过这都是后话了,侯楚的想法也很简单,于公一边,用计算机帮忙完善设计,论证、模拟方案,优化施工和后续的水文管理。

  用计算机嘛,怎么说都比用人脑算强,一旦项目涉及到水,就意味着有巨大的计算量,能节省一点时间是一点。

  几十万人断断续续修6年,的确有些久,精准调拨人力和设备,发挥计算机的统筹优势,早点完工就能早点享受其带来的好处。

  当然,以上是于公,于私也是借着这次机会,打响计算机在关键领域的名头,让大家逐渐重视这玩意的实际行业运用,最终得到更多的人才和拨款。

  十分钟后,几人吃饱饭,侯楚也喝了水,拉过了满脸愁容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