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三章 文人当道,科举误国也!_夺嫡:疯癫王爷竟是绝世全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吸取的教训还不够啊。

  你们只是看到了一些问题,却从来不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朱圣人说,理在客观世界”,讲究“格物致知”,从某种方面来说,和浙东血脉是有共通之处的。

  本王不相信你们没有看到科举的短板,也不相信你们不知道人间疾苦,你们只是沉浸在当下,或者说你们的圈子里。

  本王跟你们不一样,本王看到了,并且在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个现状。

  朱圣人说,知行长相须,强调知先于行,从重要性上认为行重于知,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强调知和行是并列关系,认为知行相互促进。

  可本王觉得,一个人若是看清楚了,却不改变,那是什么?

  那是从贼!

  一个人看到了,去改变了,那才是英雄!

  所以本王讲究的是知行合一。”

  李颜希神情变得严肃起来,这已经不单单是谈论科举的问题了,更多的是朱钧学术的观点。

  知行合一,好一个知行合一!

  李善仁内心也是一颤,不由叹了口气,即便他已经很高看朱钧了,每没当他以为自己看清了朱钧后,却发现对方总在更高的层面上。

  方克钦眼中闪烁着精光,朱钧的知行合一,他便是第一个执行的。

  宋廉皱眉,如果说一开始他还存了轻视之心,可当朱钧说起学术的时候,他就再也没有半点小觑。

  “人都是有良知的,良知既天理,你们看到了问题却不去解决,那你们眼中还有理吗?

  在本王看来,依良知而行、知行合一,既为真理!

  本王看见了那些底层苦苦挣扎的学子,看见了他们的疾苦,所以本王建立了奋进堂,让孩子们无忧无虑的读书。

  所以本王建立了技工大学,让更多的人有了一条跻身的路。

  你笑工匠不体面,可我大业,从来没有阻碍过工匠学习。

  真正的文道大兴是什么?

  是百姓人人知礼仪,人人学文识字、

  可这个前提是什么?

  是人人都吃的上饱饭,穿得暖,有闲钱可以去消遣!

  要是吃不饱,穿不暖,买不起笔墨纸砚,又谈何文道大兴,谈何科举兴国?

  所以,科举从来不兴国,兴的只有一小部分人。

  绝大多数人泯然与众人,还高高在上,瞧不起那些努力奋斗的平民百姓。

  本王就是要给所有人开辟一条路,一条可以让百姓吃饱穿暖,让国家强盛,让世人都明白,科举不是唯一的路。

  士农工商,缺一不可,若世上无农,谁来种田,若世上没有工,谁来建造兵器,抵御外敌?

  难道就靠文人的一张嘴吗?

  农强,则百姓吃饱,国库充盈。

  工强,则兵强马壮,国家强盛。

  商人,南货北卖,能让经济繁荣。

  而士则是骑在他们头上剥削的米虫,他们不事生产,夸夸其谈,拿着世上最好的资源,却从来看不见民间疾苦。

  本王看来,他们是吃的太饱了。

  我大业的陛下,正是因为出身贫寒,才知道百姓有多苦。

  你们知道吗?

  你宋学士看得见吗?”朱钧冷哼一声,“文人当道,科举误国也!”

  请收藏:https://m.ddxs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